約莫記得唐諾曾說,讀者像是扮演冷硬偵探小說主人翁的心理醫生。隨著偵探在故事中追尋獵物的過程,往往可以感應他對於自己的清理與整頓。
當我以如此設定進入這本書,焦慮的感覺卻逐漸蔓延。每每找出了某種閱讀策略與位置,之後總會被作者以後現代手法一再顛覆。偵探迷失了自我,讀者對文本的探究徒勞無功。何為存在?何為真實?沒有肯定的答案。奧斯特運用解構主義,拆解我們對恆定意義的絕對服從。豈非也正點出人生在世種種,如鬼魅般糾結於心的無以名狀。
〈玻璃城市〉、〈鬼靈〉、〈禁鎖的房屋〉,三篇小說名稱反諷了理性傳統對結構中心、整體性、秩序的自我封閉。像拉康所謂「滑動的所指」那樣,它們可被視為彼此關聯或各自獨立,我最終選擇保有非線性、不確定性的懷疑。
這類文學作品通常聰明而不動人,但《紐約三部曲》真的非常高明。
2008-09-20
2008-08-02
2008-03-01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
Zoe,其實你的書讓我頗為振奮。比起什麼時候死去,我更注意一個人真實存在多久,最愛的自己是不是已經誕生過了。
雖然從那一天之後,不斷崩塌..老駱偷窺狂似的在時光隧道中搜尋那些再也不能說清楚的秘密,而你往另一個地方去..
雖然從那一天之後,不斷崩塌..老駱偷窺狂似的在時光隧道中搜尋那些再也不能說清楚的秘密,而你往另一個地方去..
2008-01-06
2007-12-01
2007-08-26
2007-08-04
2007-07-15
葛拉斯《蟹行》
無心整理的導讀草稿:
“一切都過去了,煙消雲散!誰還知道,當年的德意志勞動陣線的負責人叫什麼?...假如在一次電視益智遊戲中問到…肯定是一部分人回答正確,一部分人則對歷史滿臉迷惘…”(p39)往事並不如煙,葛拉斯重組古斯特洛夫號沉沒的歷史事實,提醒人們不要遺忘「沒有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的納粹思想曾經並且可能再度造成的災難。
曾以貓、鼠、狗、蝸牛、比目魚為書名作象徵,這次的蟹是有些橫行霸道了!幾條虛實的線糾纏在一起,如同真實生活的INPUT,有時它們不完整,並來自隨機的次序,要完成最後的拼圖需要讀者的耐心以及展開故事的直覺。「蟹行」在這本書裡意味著什麼?(對讀者的障礙)
。或許是史上最大的海難,船航向挪威被魚雷擊沉,9000個男人、婦女和小孩死亡(包含和祖母的父母)。
雖然古斯特洛夫號沉船真實發生過,並且導致鐵達尼數倍的死亡數量,它從未被公開報導。戰爭進展慢下來,德國政府認為德國公民在戰爭的最後日子知道重大災難將使士氣低落。葛拉斯熱切並生動的描述古斯特洛夫號沉沒,無論如何,這本書寫的很逼真。船上的多數人為參加力量來自於歡樂活動的普通市民,他們在挪威海上航行,享受戰爭後期未曾聽聞的奢華旅遊,災難的日子。數千名婦女和老年人,4千嬰兒和小孩,900船員,許多傷者,和近400名女性海軍輔助兵在上面,總計大約1萬位乘客。當災難發生,最多的死者是婦女和孩子;男人被援救令人難堪地佔多數,全部4 船長在其中,那些人作為能操作救生艇的人。9000人淹死或者被凍死。
史上最大的船難,被從多種敘事和歷史的角度接近。像蟹移動,來回在災難的細節。涉及事件3個人物的故事以及敘事者和他家庭發生的事蹟,甚至葛拉斯將自己帶到文本,擴大我們對戰爭和它後果的視野,並且陳述德國從二戰到現在政治社會想法的改變與沒變。
這個災難頗戲劇性,以將近神話般的力量長期影響波克里弗克家庭3代。圖拉,在古斯特洛夫號沉沒時在救生船生下兒子保羅,依據那起災難看她的整個存在;保羅,小說的敘事者,一個自由新聞作家,希望他們的生活較少受過去的影響;以及康拉德,保羅的17歲兒子,操作一間網際網路聊天室的專注於古斯特洛夫號和它的歷史。但是正像納粹烈士威廉古斯特洛夫、猶太刺客大衛法蘭克福特和蘇聯潛水艇長亞歷山大馬林涅斯科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同的政黨和軍隊,波克里弗克家庭的每個世代代表不同的意見和戰後的歷史觀點。圖拉,戰後繼續留在德國的俄羅斯佔領區,一直是個堅定的社會主義者,史達林和列寧的支持者;保羅,逃到西德國之後,進入中間路線;以及康拉德,受他祖母激進主義影響,反映出極右、新納粹的觀點。
當保羅看到他的兒子的網站和看他與一位被認為是猶太人的對手衝突,他驚訝的發現憎恨存在像他的兒子一樣的當代年輕人心中的深處。作為沉船被新一網路世代挖出,長期的反猶太人的潛水族浮出水面,這當中的多少已經被一直抑制,正逐日增長,形成行動的壓力。納粹主義對民眾的持續影響透過3代提出的正義問題,避免承諾︰"我走進門中間路線,從未右傾或左傾,不要引起任何的衝突..然而我的兒子被一陣風暴擊倒。"作為的"風暴"的性質被揭示在裡這本有洞察和告誡的小說,葛拉斯勇敢診斷當代德國的社會和政治氣候。他對現今世代最終評價的暗示令人吃驚和擔憂。
從第二起槍擊
在小說結束之際,又一個烈士被建立。他的擁護者以及追隨者是誰?書的最後的兩個句子的歷史暗示。
比較圖拉和對比和保羅的父子關係。根據這本小說,父母應該被保持應負責還是對他們的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負責嗎?命題
保羅,在戰後的世代成長,想知道德國勞動陣線怎樣被引誘"不僅不抗議而且合作,並且很快的投入主要的慶祝命令?"他的兒子沒有這樣的關心。並且鑑於他的母親保持古斯特洛夫存在的記憶和故事。
過去和它對現在的影響,我們改變烈士和英雄的定義,懲罰與賠償的本質,和短暫的紀念碑和記憶在一個改變的政治氣候,是這裡全部的主軸,兩個都與古斯特洛夫號沈沒以及波克里弗克家庭生活的事件相關。
“一切都過去了,煙消雲散!誰還知道,當年的德意志勞動陣線的負責人叫什麼?...假如在一次電視益智遊戲中問到…肯定是一部分人回答正確,一部分人則對歷史滿臉迷惘…”(p39)往事並不如煙,葛拉斯重組古斯特洛夫號沉沒的歷史事實,提醒人們不要遺忘「沒有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的納粹思想曾經並且可能再度造成的災難。
曾以貓、鼠、狗、蝸牛、比目魚為書名作象徵,這次的蟹是有些橫行霸道了!幾條虛實的線糾纏在一起,如同真實生活的INPUT,有時它們不完整,並來自隨機的次序,要完成最後的拼圖需要讀者的耐心以及展開故事的直覺。「蟹行」在這本書裡意味著什麼?(對讀者的障礙)
。或許是史上最大的海難,船航向挪威被魚雷擊沉,9000個男人、婦女和小孩死亡(包含和祖母的父母)。
雖然古斯特洛夫號沉船真實發生過,並且導致鐵達尼數倍的死亡數量,它從未被公開報導。戰爭進展慢下來,德國政府認為德國公民在戰爭的最後日子知道重大災難將使士氣低落。葛拉斯熱切並生動的描述古斯特洛夫號沉沒,無論如何,這本書寫的很逼真。船上的多數人為參加力量來自於歡樂活動的普通市民,他們在挪威海上航行,享受戰爭後期未曾聽聞的奢華旅遊,災難的日子。數千名婦女和老年人,4千嬰兒和小孩,900船員,許多傷者,和近400名女性海軍輔助兵在上面,總計大約1萬位乘客。當災難發生,最多的死者是婦女和孩子;男人被援救令人難堪地佔多數,全部4 船長在其中,那些人作為能操作救生艇的人。9000人淹死或者被凍死。
史上最大的船難,被從多種敘事和歷史的角度接近。像蟹移動,來回在災難的細節。涉及事件3個人物的故事以及敘事者和他家庭發生的事蹟,甚至葛拉斯將自己帶到文本,擴大我們對戰爭和它後果的視野,並且陳述德國從二戰到現在政治社會想法的改變與沒變。
這個災難頗戲劇性,以將近神話般的力量長期影響波克里弗克家庭3代。圖拉,在古斯特洛夫號沉沒時在救生船生下兒子保羅,依據那起災難看她的整個存在;保羅,小說的敘事者,一個自由新聞作家,希望他們的生活較少受過去的影響;以及康拉德,保羅的17歲兒子,操作一間網際網路聊天室的專注於古斯特洛夫號和它的歷史。但是正像納粹烈士威廉古斯特洛夫、猶太刺客大衛法蘭克福特和蘇聯潛水艇長亞歷山大馬林涅斯科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同的政黨和軍隊,波克里弗克家庭的每個世代代表不同的意見和戰後的歷史觀點。圖拉,戰後繼續留在德國的俄羅斯佔領區,一直是個堅定的社會主義者,史達林和列寧的支持者;保羅,逃到西德國之後,進入中間路線;以及康拉德,受他祖母激進主義影響,反映出極右、新納粹的觀點。
當保羅看到他的兒子的網站和看他與一位被認為是猶太人的對手衝突,他驚訝的發現憎恨存在像他的兒子一樣的當代年輕人心中的深處。作為沉船被新一網路世代挖出,長期的反猶太人的潛水族浮出水面,這當中的多少已經被一直抑制,正逐日增長,形成行動的壓力。納粹主義對民眾的持續影響透過3代提出的正義問題,避免承諾︰"我走進門中間路線,從未右傾或左傾,不要引起任何的衝突..然而我的兒子被一陣風暴擊倒。"作為的"風暴"的性質被揭示在裡這本有洞察和告誡的小說,葛拉斯勇敢診斷當代德國的社會和政治氣候。他對現今世代最終評價的暗示令人吃驚和擔憂。
從第二起槍擊
在小說結束之際,又一個烈士被建立。他的擁護者以及追隨者是誰?書的最後的兩個句子的歷史暗示。
比較圖拉和對比和保羅的父子關係。根據這本小說,父母應該被保持應負責還是對他們的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負責嗎?命題
保羅,在戰後的世代成長,想知道德國勞動陣線怎樣被引誘"不僅不抗議而且合作,並且很快的投入主要的慶祝命令?"他的兒子沒有這樣的關心。並且鑑於他的母親保持古斯特洛夫存在的記憶和故事。
過去和它對現在的影響,我們改變烈士和英雄的定義,懲罰與賠償的本質,和短暫的紀念碑和記憶在一個改變的政治氣候,是這裡全部的主軸,兩個都與古斯特洛夫號沈沒以及波克里弗克家庭生活的事件相關。
2007-07-07
傑佛瑞‧尤金尼德斯《中性》
因為離題,扯到《英倫情人》凱撒琳講的故事:
國王一心想要證明
皇后是世上最完美的女人
我要把妳藏在密室,甘特里說
國王甘特里
他告訴蓋吉,皇后每晚的習慣
她先除去羅衫,放在門旁椅上
然後你可以任意欣賞她的胴體
當晚和國王說的一致
她走到椅旁,逐件除去衣衫
最後全身赤裸站在蓋吉眼前
美若天仙,超乎想像
這時,皇后抬起頭
看到躲在暗處的蓋吉
她全身顫抖,一言不發
次日,她召見蓋吉並質問他
聽完蓋吉的說辭,她說
抓出去砍頭!
她說,如果你不想被處死
就將侮辱我我的國王殺死
奪取他的王位
所以蓋吉殺死國王,娶了皇后
統治里底亞二十八年
國王一心想要證明
皇后是世上最完美的女人
我要把妳藏在密室,甘特里說
國王甘特里
他告訴蓋吉,皇后每晚的習慣
她先除去羅衫,放在門旁椅上
然後你可以任意欣賞她的胴體
當晚和國王說的一致
她走到椅旁,逐件除去衣衫
最後全身赤裸站在蓋吉眼前
美若天仙,超乎想像
這時,皇后抬起頭
看到躲在暗處的蓋吉
她全身顫抖,一言不發
次日,她召見蓋吉並質問他
聽完蓋吉的說辭,她說
抓出去砍頭!
她說,如果你不想被處死
就將侮辱我我的國王殺死
奪取他的王位
所以蓋吉殺死國王,娶了皇后
統治里底亞二十八年
2007-06-02
2007-05-05
2007-04-07
保羅‧奧斯特《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受到卜洛克筆下駐市偵探馬修‧史卡德影響,對紐約行吟題材有default的好感。相較於馬修的冷眼,納善以熱血心腸融入周遭溫暖的群體關係。除了有情,奧斯特寫出社會底層生活,自我存在價值的懷疑與證明。我猜「穿膠鞋的卡夫卡」封號由此而來吧!作為愚行錄,無論小說本身或小說裏那本,「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同意昆德拉的說法,還有什麼比理解人性的癡愚,更能看透這世界的虛妄。
向來偏好以文學寫文學的手法,很滿足本書前半段藉湯姆之口聯結閱讀梅維爾、霍桑、艾倫坡、維根斯坦等人著作的經驗。也喜歡他終於不再空談幻想,回歸人生的真實處境,面對問題與選擇。冠逸覺得後面節奏急促減分,我倒是認為壞在人物結局太圓滿的「平庸之惡」。
最後一章,讀者被帶到911。千百具屍體在天空飛舞,人何其微不足道,珍惜的一切可能在瞬間灰飛湮滅。納善在不確定的世界依然享受美麗心情,只要願意,還是可以把握很多很多。這是我讀到最激動的地方。他的重生是自己用心付出換來,如果冷漠不修補,故事或許10頁就結束,在布魯克林寂寞病死。
我對生存旅館的發展有兩個註解:它是遁世之處,書中人物逃避無法處理的困境,想躲起來,後來能夠解決,不需要了。或者看成原始的意義被擴大,形成一個互助互愛的圈子。
向來偏好以文學寫文學的手法,很滿足本書前半段藉湯姆之口聯結閱讀梅維爾、霍桑、艾倫坡、維根斯坦等人著作的經驗。也喜歡他終於不再空談幻想,回歸人生的真實處境,面對問題與選擇。冠逸覺得後面節奏急促減分,我倒是認為壞在人物結局太圓滿的「平庸之惡」。
最後一章,讀者被帶到911。千百具屍體在天空飛舞,人何其微不足道,珍惜的一切可能在瞬間灰飛湮滅。納善在不確定的世界依然享受美麗心情,只要願意,還是可以把握很多很多。這是我讀到最激動的地方。他的重生是自己用心付出換來,如果冷漠不修補,故事或許10頁就結束,在布魯克林寂寞病死。
我對生存旅館的發展有兩個註解:它是遁世之處,書中人物逃避無法處理的困境,想躲起來,後來能夠解決,不需要了。或者看成原始的意義被擴大,形成一個互助互愛的圈子。
2007-03-25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書名和查先生的名字很長,以下簡稱《查子曰》和查子。
原先沒計劃來。從前碰《查子曰》不舒服,半途而廢。尼采尖銳的語調、書中極端強調個人讓我心生厭惡。一月因突發的工作狀況無法履行導讀《當尼采哭泣》的允諾,請小珊幫忙。後來她要我負責這本,不該推辭。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花了一週左右斷斷續續看完,這次感覺還不錯,但細節幾乎記不得。我讀的時候搭配同名古典音樂,也就是《2001太空漫遊》電影配樂,以另一種方式感受《查子曰》的質量,推薦。
以前我們讀過《上帝之死》、《當尼采哭泣》,不多介紹尼采,只約略採集留在這部作品的指紋:這位著名德國哲學家,一反西哲過去著重知識論和形上學,首倡生命哲學,為之後的存在主義奠定基礎,也開啟精神分析的道路。他是一個充滿反叛精神的詩人,強力批判西方的基督宗教文化,否定傳統道德體系,主張重估一切價值,更提出了超人說。(被納粹利用而染上納粹哲學家的污名。)他被稱為悲觀主義者,認為悲劇精神不在於肯定公平正義的世界秩序,而是身處命運中所能激發出的力量。提倡酒神精神,以審美情懷看待人生境遇,用藝術作為面對痛苦與荒謬的依藉。不教人沉迷於過去那種目的論的幻象中,要讓人們更有勇氣提昇自己的生命。
尼采出生於1844年,德國剛從拿破崙橫掃歐洲的戰敗國屈辱中復興。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病弱的身體與國家的處境使他有自卑感,追求有力的人生哲學。在1883至1885年間盛年完成的《查子曰》,闡揚自己許多已發表的創見,是成熟代表作。書共四卷,前三卷銷售不佳,出版社拒印第四卷,只自行少量印刷送給友人,直到1892年才合併出版。1891年,妹妹伊莉莎白據說擔心對神褻瀆而遭禁,曾企圖阻止第四卷問世。(1894年後她編輯尼采檔案,並出版全集。)尼采於1900年過世。此書未寫的最後兩部打算描述查子佈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尼采認為真正的哲學家死後才會出生,他的書為未來世代而寫。百年後之我輩該自許為目標讀者群。
查子30歲離家到山上洞穴修道,度過孤獨十年,醒悟下山。前往斑牛小鎮,見聞人事,對話並有更多自我傾訴的篇幅。後來還是決定獨處,歸山隱居。經多年思索,旅行返抵陸地。當他覺得等待的時刻即將來臨,又回山。遇見很多作者意有所指的人物,交談激發的火花將故事推向高潮。最終查子大病初癒般告別穴居。簡言之,以記事方式描繪一個哲學家的流浪及教導。
文體比較接近詩散文。
「哲學是什麼?」在哲學傳統之中充滿分歧與爭議,我現在用的定義為精神的反思,對認識的認識。《查子曰》描述人類的精神現象並反思,它是一本哲學書。由於尼采不使用正統邏輯,沒有簡單方法瞭解他的文字。格言式書寫,有時前面讚美,後一段卻責備,理解時容易混淆。必須由其主要態度和題材推斷段落的意思,逐漸達到作品整體上。
希臘文化酒神戴奧尼索斯象徵非理性、放縱、生命力,太陽神阿波羅代表安逸、秩序、和諧,蘇格拉底強調理性高度之後,前者的哲學逐漸萎縮。尼采推崇酒神的高貴精神,並受達爾文學說影響,主張做自己的主人,基督宗教怯懦的奴隸哲學提昇不了人性力量。一天到晚問自己是否有罪,鬱鬱寡歡,生命受到限制。縱使世界黑暗,歌照唱,舞照跳,透過藝術的面紗轉化,生命應該要快樂。「尼采在叔本華身上看到的,是對生命的否定、對自我否定的恐懼相毫不猶豫,反而是對此凝視的勇者姿態..叔本華之說並不是為證明而證明,而是對證明的結果產生真正的震驚,並誠實地、勇敢地在心裏接受。叔本華並沒有在心裏盤算人生的不幸與絕望相,相反地,他能面對這種情況,而且能對此忍耐,形成了他的偉大。」(志文精裝版p4)尼采不同於年輕時代的精神導師叔本華之處在於,他在這個虛無的世界上找到生存的意義,以此來肯定人的存在價值。
尼采認為宗教是安慰但自欺的,所有價值(包括宗教價值)是人的創作,各自創造與實現,這些價值不需要被分享。一人的善可能是別人的惡。理解此基本原則,大多數他的文字變得相當清楚。本書的障礙還有他的自戀狂妄、貶抑加嘲諷,激起一些讀者簡單的反感,也傷害他們的感情,特別是基督徒。(不過我蠻享受諷刺耶穌最後的晚餐的〈晚宴〉這類幽默。)甚而他的信徒不追隨這點,更莫說筆下女性形象的部份。
查子假托古波斯先知查拉圖斯特拉(約西元前628至551年),瑣羅亞斯德教創始人,該教延續了二千五百年,至今仍有信眾。出身於安息帝國(今伊朗北方)的貴族騎士家庭,早年生平不詳。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被挑選的理由或許是波斯人比較誠實面對自己身體?然而書中查子的行為舉止跟古先知沒有聯結。查子獨自生活、沉思、忍受孤獨、與群眾隔絕,體格要強健耐得住深山長年吃苦,顯然為超人的條件。
尼采不認同柏拉圖的觀念世界,查子待在洞穴借諷自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小珊補充洞穴像似子宮,查子往返數次,不斷催生與創造;酒神也誕生兩次。)即使發現太陽,仍不足以使哲學家掌握真相為他自己,有責任回到洞內解救被幻影迷惑的囚犯。然而什麼論據之下,真相的發現者有義務對其他人講道?
查子出入俗塵、山林的過程讓思辨變得成熟,想與人類分享智慧。途中相逢的一個隱士,嘗試說服他居住在森林裡,忽略世人,單純崇拜上帝。查子不接受諫阻,看清基督宗教神學體系的教條是實際上死的。上帝之死,是查子流浪最重要的洞察。若宇宙沒有上帝,人必須設法重新發現自己,沒人能告訴他。非得反反覆覆追問我是誰?我是什麼?查子的流浪者之歌。流浪是必要的。尼采健康欠佳,與同事不睦,辭去教職後,流浪十年。查子流浪了十多年,反應他的心境。
「負荷很重的『駱駝』,是意味着義務與禁欲,向值得尊敬的人服從,並積極學習的精神。這是服從『你應做』之戒律的時代。但是走進沙漠時,駱駝就變成『獅子』。獅子奪得自由,克服孤獨,想自己做主人。解開尊敬與服從的關係,進入『我要』的自由精神,是批判、戰鬥的時代。可是,獅子為了以後的創造,僅確保自己而已。牠無力創造各種新的價值,所以雖然拿到自由,但僅是如此還不能算是自由。是故,尼采在下一個階段裏說:『我的兄弟們,連獅子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卻能由小孩之身完成它。那是什麼呢?..小孩是純真的,是容易忘却的。新的開始、遊戲..是「肯定」的神聖發言。我的兄弟們,為做所謂創造的遊戲,需要「肯定」的神聖發言。』」(志文精裝版p20)三種變形是查子流浪的蛻變階段。
查子以內在聲音「時候到了」的爆發呼喊呼應小孩的新星誕生。
他有鷹、蛇相伴,分別對應尼采的兩個重要命題,即以飛翔雄鷹意喻超人理論,盤旋之蛇則為永恆輪迴學說。(蛇倒置了傳統基督宗教的符號。)我聯想到中國武學的鷹蛇生死搏,兩者互剋,混合使出卻威力大增。藉由自我鬥爭奮進的意境。
永恆輪迴觀點植根於古埃及時代,假定宇宙會不斷,而且將會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環,而且循環次數不可理解,也無法預測。世界動盪不定、無規可循、純粹偶然、無法憑理性去掌握。
人類是猿猴及超人之間的一個過渡形式。「超人是『地的意義』,而非離開地的觀念。那是拒絕來自天上的意義,徹底忠實於地上的意志。可是地上本身應沒有任何意義。那是醜惡的、可怕的、錯誤的、虛偽的、空虛的。換句話說,就是『大的醜惡、大的不幸、大的失敗』,而且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生命,因此而加以肯定,才能使之發生轉變。依虛無主義的自覺,而肯定否定本身的階段,對於否定的新愛情,便是他所謂的『命運之愛』的意義。」(志文精裝版p22)我超愛這幾句地上超人的說明。
虛無主義意味沒有至高價值、沒有目的,長的樣子有幾種:活著沒意義,不爭的。認為他人執迷不悟,積極去毀滅的。還有從不反省自己的。
查子珍惜伴侶但保持距離,瞧不起同情與憐憫,巴不得將身邊庸俗的傢伙踹到外太空。基本的和諧關係大概不可能,你怎麼看超人處世的倫理問題?
尼采在《上帝之死》粗略道出他認為理想的社會制度,把社會階級分成三等:第一等是最有精神力量的菁英份子,創造價值,由他們擔任統治者角色。第二等是意志或性格堅強的人,聽命於第一階級,負責維護社會秩序及執法。第三等是最多數的平庸大眾,滿足於平凡生活。尼采強調對於建立一個理想社會而言三種階級不可或缺。至於如何實行這種社會制度,他沒有答覆。
「尼采說上帝死了,上帝說尼采瘋了。」「尼采已死,上帝仍存在。」「你死了,尼采仍存在。」笑話顯示對尼采的不同評價。
鈴木忠志的《酒神》,改編尤里庇底斯的《酒神女信徒》,描述戴奧尼索斯與底比斯國王的衝突。戲劇表現對狂熱崇拜的雙向質疑,把盲信、成見導致的犧牲刻劃頗深。是否接受尼采是一回事,人不能喪失懷疑的自覺與歡娛的活力。
記得第一次參加舞雩歌詠小集的《上帝之死》讀書會,回答那本書給的啟示是「沒有」。讀了《查子曰》,我感受到尼采哲學的勇敢和朝氣,會想和別人保持距離,對自己宣戰。
原先沒計劃來。從前碰《查子曰》不舒服,半途而廢。尼采尖銳的語調、書中極端強調個人讓我心生厭惡。一月因突發的工作狀況無法履行導讀《當尼采哭泣》的允諾,請小珊幫忙。後來她要我負責這本,不該推辭。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花了一週左右斷斷續續看完,這次感覺還不錯,但細節幾乎記不得。我讀的時候搭配同名古典音樂,也就是《2001太空漫遊》電影配樂,以另一種方式感受《查子曰》的質量,推薦。
以前我們讀過《上帝之死》、《當尼采哭泣》,不多介紹尼采,只約略採集留在這部作品的指紋:這位著名德國哲學家,一反西哲過去著重知識論和形上學,首倡生命哲學,為之後的存在主義奠定基礎,也開啟精神分析的道路。他是一個充滿反叛精神的詩人,強力批判西方的基督宗教文化,否定傳統道德體系,主張重估一切價值,更提出了超人說。(被納粹利用而染上納粹哲學家的污名。)他被稱為悲觀主義者,認為悲劇精神不在於肯定公平正義的世界秩序,而是身處命運中所能激發出的力量。提倡酒神精神,以審美情懷看待人生境遇,用藝術作為面對痛苦與荒謬的依藉。不教人沉迷於過去那種目的論的幻象中,要讓人們更有勇氣提昇自己的生命。
尼采出生於1844年,德國剛從拿破崙橫掃歐洲的戰敗國屈辱中復興。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病弱的身體與國家的處境使他有自卑感,追求有力的人生哲學。在1883至1885年間盛年完成的《查子曰》,闡揚自己許多已發表的創見,是成熟代表作。書共四卷,前三卷銷售不佳,出版社拒印第四卷,只自行少量印刷送給友人,直到1892年才合併出版。1891年,妹妹伊莉莎白據說擔心對神褻瀆而遭禁,曾企圖阻止第四卷問世。(1894年後她編輯尼采檔案,並出版全集。)尼采於1900年過世。此書未寫的最後兩部打算描述查子佈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尼采認為真正的哲學家死後才會出生,他的書為未來世代而寫。百年後之我輩該自許為目標讀者群。
查子30歲離家到山上洞穴修道,度過孤獨十年,醒悟下山。前往斑牛小鎮,見聞人事,對話並有更多自我傾訴的篇幅。後來還是決定獨處,歸山隱居。經多年思索,旅行返抵陸地。當他覺得等待的時刻即將來臨,又回山。遇見很多作者意有所指的人物,交談激發的火花將故事推向高潮。最終查子大病初癒般告別穴居。簡言之,以記事方式描繪一個哲學家的流浪及教導。
文體比較接近詩散文。
「哲學是什麼?」在哲學傳統之中充滿分歧與爭議,我現在用的定義為精神的反思,對認識的認識。《查子曰》描述人類的精神現象並反思,它是一本哲學書。由於尼采不使用正統邏輯,沒有簡單方法瞭解他的文字。格言式書寫,有時前面讚美,後一段卻責備,理解時容易混淆。必須由其主要態度和題材推斷段落的意思,逐漸達到作品整體上。
希臘文化酒神戴奧尼索斯象徵非理性、放縱、生命力,太陽神阿波羅代表安逸、秩序、和諧,蘇格拉底強調理性高度之後,前者的哲學逐漸萎縮。尼采推崇酒神的高貴精神,並受達爾文學說影響,主張做自己的主人,基督宗教怯懦的奴隸哲學提昇不了人性力量。一天到晚問自己是否有罪,鬱鬱寡歡,生命受到限制。縱使世界黑暗,歌照唱,舞照跳,透過藝術的面紗轉化,生命應該要快樂。「尼采在叔本華身上看到的,是對生命的否定、對自我否定的恐懼相毫不猶豫,反而是對此凝視的勇者姿態..叔本華之說並不是為證明而證明,而是對證明的結果產生真正的震驚,並誠實地、勇敢地在心裏接受。叔本華並沒有在心裏盤算人生的不幸與絕望相,相反地,他能面對這種情況,而且能對此忍耐,形成了他的偉大。」(志文精裝版p4)尼采不同於年輕時代的精神導師叔本華之處在於,他在這個虛無的世界上找到生存的意義,以此來肯定人的存在價值。
尼采認為宗教是安慰但自欺的,所有價值(包括宗教價值)是人的創作,各自創造與實現,這些價值不需要被分享。一人的善可能是別人的惡。理解此基本原則,大多數他的文字變得相當清楚。本書的障礙還有他的自戀狂妄、貶抑加嘲諷,激起一些讀者簡單的反感,也傷害他們的感情,特別是基督徒。(不過我蠻享受諷刺耶穌最後的晚餐的〈晚宴〉這類幽默。)甚而他的信徒不追隨這點,更莫說筆下女性形象的部份。
查子假托古波斯先知查拉圖斯特拉(約西元前628至551年),瑣羅亞斯德教創始人,該教延續了二千五百年,至今仍有信眾。出身於安息帝國(今伊朗北方)的貴族騎士家庭,早年生平不詳。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被挑選的理由或許是波斯人比較誠實面對自己身體?然而書中查子的行為舉止跟古先知沒有聯結。查子獨自生活、沉思、忍受孤獨、與群眾隔絕,體格要強健耐得住深山長年吃苦,顯然為超人的條件。
尼采不認同柏拉圖的觀念世界,查子待在洞穴借諷自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小珊補充洞穴像似子宮,查子往返數次,不斷催生與創造;酒神也誕生兩次。)即使發現太陽,仍不足以使哲學家掌握真相為他自己,有責任回到洞內解救被幻影迷惑的囚犯。然而什麼論據之下,真相的發現者有義務對其他人講道?
查子出入俗塵、山林的過程讓思辨變得成熟,想與人類分享智慧。途中相逢的一個隱士,嘗試說服他居住在森林裡,忽略世人,單純崇拜上帝。查子不接受諫阻,看清基督宗教神學體系的教條是實際上死的。上帝之死,是查子流浪最重要的洞察。若宇宙沒有上帝,人必須設法重新發現自己,沒人能告訴他。非得反反覆覆追問我是誰?我是什麼?查子的流浪者之歌。流浪是必要的。尼采健康欠佳,與同事不睦,辭去教職後,流浪十年。查子流浪了十多年,反應他的心境。
「負荷很重的『駱駝』,是意味着義務與禁欲,向值得尊敬的人服從,並積極學習的精神。這是服從『你應做』之戒律的時代。但是走進沙漠時,駱駝就變成『獅子』。獅子奪得自由,克服孤獨,想自己做主人。解開尊敬與服從的關係,進入『我要』的自由精神,是批判、戰鬥的時代。可是,獅子為了以後的創造,僅確保自己而已。牠無力創造各種新的價值,所以雖然拿到自由,但僅是如此還不能算是自由。是故,尼采在下一個階段裏說:『我的兄弟們,連獅子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卻能由小孩之身完成它。那是什麼呢?..小孩是純真的,是容易忘却的。新的開始、遊戲..是「肯定」的神聖發言。我的兄弟們,為做所謂創造的遊戲,需要「肯定」的神聖發言。』」(志文精裝版p20)三種變形是查子流浪的蛻變階段。
查子以內在聲音「時候到了」的爆發呼喊呼應小孩的新星誕生。
他有鷹、蛇相伴,分別對應尼采的兩個重要命題,即以飛翔雄鷹意喻超人理論,盤旋之蛇則為永恆輪迴學說。(蛇倒置了傳統基督宗教的符號。)我聯想到中國武學的鷹蛇生死搏,兩者互剋,混合使出卻威力大增。藉由自我鬥爭奮進的意境。
永恆輪迴觀點植根於古埃及時代,假定宇宙會不斷,而且將會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環,而且循環次數不可理解,也無法預測。世界動盪不定、無規可循、純粹偶然、無法憑理性去掌握。
人類是猿猴及超人之間的一個過渡形式。「超人是『地的意義』,而非離開地的觀念。那是拒絕來自天上的意義,徹底忠實於地上的意志。可是地上本身應沒有任何意義。那是醜惡的、可怕的、錯誤的、虛偽的、空虛的。換句話說,就是『大的醜惡、大的不幸、大的失敗』,而且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生命,因此而加以肯定,才能使之發生轉變。依虛無主義的自覺,而肯定否定本身的階段,對於否定的新愛情,便是他所謂的『命運之愛』的意義。」(志文精裝版p22)我超愛這幾句地上超人的說明。
虛無主義意味沒有至高價值、沒有目的,長的樣子有幾種:活著沒意義,不爭的。認為他人執迷不悟,積極去毀滅的。還有從不反省自己的。
查子珍惜伴侶但保持距離,瞧不起同情與憐憫,巴不得將身邊庸俗的傢伙踹到外太空。基本的和諧關係大概不可能,你怎麼看超人處世的倫理問題?
尼采在《上帝之死》粗略道出他認為理想的社會制度,把社會階級分成三等:第一等是最有精神力量的菁英份子,創造價值,由他們擔任統治者角色。第二等是意志或性格堅強的人,聽命於第一階級,負責維護社會秩序及執法。第三等是最多數的平庸大眾,滿足於平凡生活。尼采強調對於建立一個理想社會而言三種階級不可或缺。至於如何實行這種社會制度,他沒有答覆。
「尼采說上帝死了,上帝說尼采瘋了。」「尼采已死,上帝仍存在。」「你死了,尼采仍存在。」笑話顯示對尼采的不同評價。
鈴木忠志的《酒神》,改編尤里庇底斯的《酒神女信徒》,描述戴奧尼索斯與底比斯國王的衝突。戲劇表現對狂熱崇拜的雙向質疑,把盲信、成見導致的犧牲刻劃頗深。是否接受尼采是一回事,人不能喪失懷疑的自覺與歡娛的活力。
記得第一次參加舞雩歌詠小集的《上帝之死》讀書會,回答那本書給的啟示是「沒有」。讀了《查子曰》,我感受到尼采哲學的勇敢和朝氣,會想和別人保持距離,對自己宣戰。
2007-03-04
哈波‧李《梅岡城故事》
本書以哈波‧李童年經驗為火種,探究美國深南小城具史實背景的種族問題。讀來有如聆聽複音音樂,種族正義、社會不平等和主角心理成長、道德教育兩條旋律和諧結合在一起。後者尤以父女相處的情節動人。小孩觀點應是作者最自然的書寫方式。我偏愛大寫與小寫合併思考的小說,近日熱門的《地海巫師》是另一個例子。
TO KILL A MOCKINGBIRD,模仿鳥意指未幹壞事卻遭受不義對待之人,如被殘害致死的羅賓森和被流言囚禁的阿布。至於前言提到「模仿鳥還在說它該說的」,則提醒讀者想想此一世代的正義議題為何?
亞惕讓孩子們在阿布跟杜博斯太太身上學到,除非我們穿別人的鞋子走路,否則不會了解這個人。處世待人若能常存同理心與善意,無憾雖不可能,但求無過。「大多數人都是好人」這句話亦是善意,他在法庭仍克盡己責。好比墨家兼愛主張與非攻手段不相衝突。至於其所做所為,已屬英雄行徑。英雄是做出正確決定的人。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世界老這樣總這樣──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毒品垂手可得,救贖遠在天邊。《梅岡城故事》到底在生活中改變了什麼?我的光明引述尼采的哲言:"我鍾愛那珍惜自己道德的人,因為道德是自我完成的意志與一枝憧憬的箭。"我的黑暗借用許榮哲的話:"文字能挽救了已經很多了,世上還是許多無法挽救的事情。"
TO KILL A MOCKINGBIRD,模仿鳥意指未幹壞事卻遭受不義對待之人,如被殘害致死的羅賓森和被流言囚禁的阿布。至於前言提到「模仿鳥還在說它該說的」,則提醒讀者想想此一世代的正義議題為何?
亞惕讓孩子們在阿布跟杜博斯太太身上學到,除非我們穿別人的鞋子走路,否則不會了解這個人。處世待人若能常存同理心與善意,無憾雖不可能,但求無過。「大多數人都是好人」這句話亦是善意,他在法庭仍克盡己責。好比墨家兼愛主張與非攻手段不相衝突。至於其所做所為,已屬英雄行徑。英雄是做出正確決定的人。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世界老這樣總這樣──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毒品垂手可得,救贖遠在天邊。《梅岡城故事》到底在生活中改變了什麼?我的光明引述尼采的哲言:"我鍾愛那珍惜自己道德的人,因為道德是自我完成的意志與一枝憧憬的箭。"我的黑暗借用許榮哲的話:"文字能挽救了已經很多了,世上還是許多無法挽救的事情。"
2007-02-03
莒哈絲《廣島之戀》
很棒的老電影加上一整個滑稽的劇本討論..
會前跟西美書苑的夏泱聊了幾句隨手從書架拿出的電影收藏有關的話題,挺有趣的。他對《致命遊戲》結局的註解深得我心,一語道出我所謂背後巨大的生命力量。我倆也都喜歡古書、《走出寂靜》以及日本戰國豪傑上衫謙信..
大學的人生哲學課上,我回答最敬佩的人物為上衫謙信不敗的功績,教授笑道:"還母雞哩?"我常憶起那群因此大笑的同學,不發言不會被糾正語法,沉默果真比較有智慧 XD
一名知己曾經如此形容我:"頂天立地奇男子,特立獨行大丈夫。"
有個朋友近日這樣對我說:"you are a man, be more like a man."
山盟猶仍在,氣短英雄膽。舉目可見的世界還有我的戰場嗎?拿破崙送給約瑟芬的項鍊上刻著的那個字,Destiny。嘿!
台北學派,這是妳的名字。我只有妳了,我的墓碑。(我們就到此為止,僅此而已。而且,永遠停留於此。)
會前跟西美書苑的夏泱聊了幾句隨手從書架拿出的電影收藏有關的話題,挺有趣的。他對《致命遊戲》結局的註解深得我心,一語道出我所謂背後巨大的生命力量。我倆也都喜歡古書、《走出寂靜》以及日本戰國豪傑上衫謙信..
大學的人生哲學課上,我回答最敬佩的人物為上衫謙信不敗的功績,教授笑道:"還母雞哩?"我常憶起那群因此大笑的同學,不發言不會被糾正語法,沉默果真比較有智慧 XD
一名知己曾經如此形容我:"頂天立地奇男子,特立獨行大丈夫。"
有個朋友近日這樣對我說:"you are a man, be more like a man."
山盟猶仍在,氣短英雄膽。舉目可見的世界還有我的戰場嗎?拿破崙送給約瑟芬的項鍊上刻著的那個字,Destiny。嘿!
台北學派,這是妳的名字。我只有妳了,我的墓碑。(我們就到此為止,僅此而已。而且,永遠停留於此。)
2007-01-27
2007-01-06
2006-12-02
2006-11-26
2006-11-04
赫拉巴爾《中魔的人們》
春雨秋霜歲月無情 海枯石爛形無痕
只有你的歡顏 笑語
伴我在漫漫長途有所依
飄落著冷冷情 萬縷縷的懷念
如夢如幻如真 弦輕撥聲低吟
歲月無情 海枯石爛 唯時間而已
我最恨自己沒有時間
連寫篇後記的時間都沒有
哈哈哈 哈哈哈
只有你的歡顏 笑語
伴我在漫漫長途有所依
飄落著冷冷情 萬縷縷的懷念
如夢如幻如真 弦輕撥聲低吟
歲月無情 海枯石爛 唯時間而已
我最恨自己沒有時間
連寫篇後記的時間都沒有
哈哈哈 哈哈哈
2006-10-29
2006-10-07
2006-09-02
2006-08-05
2006-07-01
瑪格麗特‧愛特伍《潘妮洛普》
近來難得見到搶話如此來勁的聚會,本書引發的議題著實貼近每個人自身。雖然文學討論有重返《奧德賽》之嫌,然而對於女性觀點的歧見,恰巧勾勒出性別這玩意兒不再有定論。
我仍須學習..
我仍須學習..
2006-06-24
2006-06-03
符傲思《法國中尉的女人》
再次遇見莎拉時,我可能還記得幾句話:
"後設不算什麼技法,只是藉以反映真實。"
"或許太熟悉自由這項議題,反倒不易談得好。"
"我只願意相信第二種結局。"
"很想看綺拉柰特莉主演的新版電影。"
"後設不算什麼技法,只是藉以反映真實。"
"或許太熟悉自由這項議題,反倒不易談得好。"
"我只願意相信第二種結局。"
"很想看綺拉柰特莉主演的新版電影。"
2006-05-28
2006-05-27
駱以軍《第三個舞者》
這次採用關鍵詞談法,以下是大家寫下的紙卡的記錄:
- 性的描述
- 電動玩具
- 反抗
- 疏離
- 感傷
- 諧仿
- 無聊故事集
- 怪誕
- 日本綜藝節目
- 私小說
- 黏稠的身體
- 小說虛構的本質
- 排泄
- 台灣文學的現代小說時代
- 第三個舞者
- 個人或人性問題
- 戲謔
- 細微而沉默的傷害
- 舞者
- 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集
- 青春期的創傷
- 張大春
- 空心
- 駱以軍
- 目次
- 聽故事 講故事
- 多重讀者
- 現代主義
- 說故事的技藝
- 邪惡的成分
- 日常書寫
- 粗俗
- 敘事腔調
- 荒誕
- 精神分裂
- 醒著的夢 lucid dream
- 家庭
- 喜劇
- 虛構的現實
- 任性
- 孤獨
- 家族史
- 日常生活的細節
- 香水
- 同鄉......
- 我很喜歡
- 妻子
- 高徒:駱以軍是瑣事之神。
- 討論比小說豐富
2006-05-20
2006-05-13
柯慈《屈辱》
民主聯盟在柯慈得獎後翻出舊案,引述非洲民族議會當年對《屈辱》一書內容的指控說:"南非白人在政黨輪替、換代改朝之後,將失去財富、權勢、自尊等等原來一切的所有;白種女性將與野蠻的黑人同棉共枕。"
發生在魯睿和露西身上的事件,情慾、性別、種族甚或人狗之間,是歷史性以及人性深層的掙扎與困境。當自由跟尊嚴被侵犯,拉扯撕裂造成難以彌合的創傷,兩人面對屈辱的心態呈現不同的土地情感。
魯睿從逃避到消極的接受現實,心境在沉重無奈中逐漸平靜。我感覺到更多被攪動的沉澱物,那些人生多麼美好,支撐自己活下去,又很難指出的東西。
每次讀柯慈的小說,都震懾於他文字中巨大的滲透力量。誠如譯者孟祥森所言:"他的心是向一切可能性開放的。"
發生在魯睿和露西身上的事件,情慾、性別、種族甚或人狗之間,是歷史性以及人性深層的掙扎與困境。當自由跟尊嚴被侵犯,拉扯撕裂造成難以彌合的創傷,兩人面對屈辱的心態呈現不同的土地情感。
魯睿從逃避到消極的接受現實,心境在沉重無奈中逐漸平靜。我感覺到更多被攪動的沉澱物,那些人生多麼美好,支撐自己活下去,又很難指出的東西。
每次讀柯慈的小說,都震懾於他文字中巨大的滲透力量。誠如譯者孟祥森所言:"他的心是向一切可能性開放的。"
2006-05-06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孩子》
前幾天看了一部法語電影《隱藏攝影機》,一個家庭陸續收到幾卷錄影帶,逐漸揭露男主人不為人知的過去。比起偷拍引爆的誠實危機,內心無形鏡頭前面沒有不安的死角。
阿米爾迷失在良知的呼喚與自私的欲求之間,找不到痛苦負擔的出口。人有自由意志,得為選擇承受後果,然而總是做出不後悔的決定絕不容易。那年夏天在那個巷子,當時、之前、之後發生的事,許多錯糾結在一起,一個影響下一個,一直縈迴在阿米爾心裡。這是不幸。唯有面對過去,才能走向未來。他最終還是坦白面對,這是幸運。
讀這本書最有共鳴之處是男子氣概的描繪,男性成長過程必須經歷無數男子氣概試煉,有時候相當不舒服。尤其阿米爾有個烈陽般的父親,雖然溫暖他的生命,卻也使得心靈的某些部分乾枯。光愈強,造成的陰影愈深。這方面,我很同情。
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過。"唯有不斷地回省自己願意相信的價值,思考要過怎麼樣的人生,行為的基礎才會清楚真切。當我看到阿米爾在故事尾聲交換追風箏以及「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位置,感到非常非常非常的那個,一切盡在不言中。
阿米爾迷失在良知的呼喚與自私的欲求之間,找不到痛苦負擔的出口。人有自由意志,得為選擇承受後果,然而總是做出不後悔的決定絕不容易。那年夏天在那個巷子,當時、之前、之後發生的事,許多錯糾結在一起,一個影響下一個,一直縈迴在阿米爾心裡。這是不幸。唯有面對過去,才能走向未來。他最終還是坦白面對,這是幸運。
讀這本書最有共鳴之處是男子氣概的描繪,男性成長過程必須經歷無數男子氣概試煉,有時候相當不舒服。尤其阿米爾有個烈陽般的父親,雖然溫暖他的生命,卻也使得心靈的某些部分乾枯。光愈強,造成的陰影愈深。這方面,我很同情。
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過。"唯有不斷地回省自己願意相信的價值,思考要過怎麼樣的人生,行為的基礎才會清楚真切。當我看到阿米爾在故事尾聲交換追風箏以及「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位置,感到非常非常非常的那個,一切盡在不言中。
2006-04-30
2006-04-15
夏目漱石《夢十夜》
一般談到與夢有關的文學作品,心理分析經常可以派得上用場,我倒是沒那麼看《夢十夜》。十篇短文都是清醒之夢,太明晰,有意識的參與,我視之為寓言。寓言者,縱使故事十分精彩,主旨仍是寄託寓意,闡述人生智慧。
我所認識的夏目漱石,儘管擅長搞怪的手法,但用情最深之處還是對人的關懷。在這本書中,天探女這類怪誕元素總不如主人翁的選擇吸引我。勸誡警世的意味很濃,融入禪意,說而不直說,點而不點破。禪,活潑靈巧而不呆板。世事萬象,如夜十夢,等或不等,跳或不跳,充滿妙趣。
做了這樣的夢。和11位朋友悠遊於沒有國界的山林,遠眺白雲蒼狗,近觀人間煙火..
我所認識的夏目漱石,儘管擅長搞怪的手法,但用情最深之處還是對人的關懷。在這本書中,天探女這類怪誕元素總不如主人翁的選擇吸引我。勸誡警世的意味很濃,融入禪意,說而不直說,點而不點破。禪,活潑靈巧而不呆板。世事萬象,如夜十夢,等或不等,跳或不跳,充滿妙趣。
做了這樣的夢。和11位朋友悠遊於沒有國界的山林,遠眺白雲蒼狗,近觀人間煙火..
費曼《別鬧了,費曼先生》
重讀這本由軼聞拼成的半自傳之前,幾乎忘記不喜歡費曼,現在全想起來了。
費曼到酒吧釣不到馬子,經人指點改掉裝慷慨的習慣,以刻薄冷淡的態度吸引女人,從此獵豔一帆風順。他認為欲擒故縱的手段非常神奇,後來也發覺人的心靈不同於物理世界。但是接觸多種思索人生方式的哲學,卻嗤之以鼻。
棒球是最注重數據分析與運用的運動,不過球場上許多因素仍無法量化,例如經常主宰比賽勝敗的士氣。我想費曼不會接受士氣這回事,它不科學,屬於「假聰明、真笨蛋的草包」。
科學固然為掃除魔障的工具,把科學當成唯一真實標準何嘗不是一種高級迷信?
費曼到酒吧釣不到馬子,經人指點改掉裝慷慨的習慣,以刻薄冷淡的態度吸引女人,從此獵豔一帆風順。他認為欲擒故縱的手段非常神奇,後來也發覺人的心靈不同於物理世界。但是接觸多種思索人生方式的哲學,卻嗤之以鼻。
棒球是最注重數據分析與運用的運動,不過球場上許多因素仍無法量化,例如經常主宰比賽勝敗的士氣。我想費曼不會接受士氣這回事,它不科學,屬於「假聰明、真笨蛋的草包」。
科學固然為掃除魔障的工具,把科學當成唯一真實標準何嘗不是一種高級迷信?
2006-04-08
丹尼爾‧凱斯《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丹尼爾‧凱斯真了不起,巧用醫療的科幻,描繪多重人格的心理。本書用情之深、關懷之廣遠非《深夜小狗神秘習題》可比擬,更勝過他的《24個比利》、《第五位莎莉》等作品。如封面所言,一部打動你心、感人肺腑的小說。
主軸著墨於智能、情感與人際關係難以和諧共存造成的精神問題,我最感嘆的是人們無法接受特殊的個體,智障的查理和天才的查理都遭到排擠。他背負與眾不同的原罪,被缺乏安全感的家庭以及社會遺棄。
在同中存異、異中求同的心理學範疇之外,不能同、不能異的尷尬處境,該怎麼面對自己的絕地?查理懂得愛是唯一的救贖,一個人還是可以活的美麗..
上天啊!請你,請你,請你不要讓我忘了讀書和寫字。(p329) ~>_<~
主軸著墨於智能、情感與人際關係難以和諧共存造成的精神問題,我最感嘆的是人們無法接受特殊的個體,智障的查理和天才的查理都遭到排擠。他背負與眾不同的原罪,被缺乏安全感的家庭以及社會遺棄。
在同中存異、異中求同的心理學範疇之外,不能同、不能異的尷尬處境,該怎麼面對自己的絕地?查理懂得愛是唯一的救贖,一個人還是可以活的美麗..
上天啊!請你,請你,請你不要讓我忘了讀書和寫字。(p329) ~>_<~
2006-04-02
2006-04-01
卜洛克《睡不著覺的密探》
我與馬修相遇的故事
*同事馬修與《八百萬種死法》的馬修
*與古典不同,與智探不同
*世故老練,洞察人性的觀察力
冷硬派(Hard-boiled)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受過堅韌磨練的戰士,回到平常的百姓生活
*偵探角色既冷酷又強硬
*真實元素
走路文學
*走路,景觀,逃避,變化,自覺,飽足,填補存在的缺口
*公路電影:追尋的過程,旅程本身就是目的
*探索人的疆界
卜洛克
*住在紐約,仍活著,去年來過台灣
*獲獎無數,公認當代冷硬偵探小說大師的第一
*很年輕就開始寫作,本書是他早期的作品
伊凡譚納
*登場時34歲,家住紐約曼哈頓,參加韓戰受傷,傷及睡眠中樞,從此不用睡覺
*博覽群書,學習多國語言,平時幫研究生寫論文或代考維生
*加入了許多推動奇奇怪怪信念的組織,偶爾發表文章
故事主題
*由Tanner在土耳其監獄開始寫起,小說的主線是尋寶
*意外被捲入間諜活動,必須經歷冒險,排除阻礙返家
*依賴世界各地同組織的成員,取得協助
冷戰
*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與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意識型態的對抗
*不能戰,不能和,這種緊張態勢影響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間諜小說因冷戰而興
間諜
*以背叛信任的手段,情勢所趨,被迫而不得不為,為更高理念獻身的工作
*人不得已選邊站的掙扎:《無間道》、《神鬼認證2》
*Tanner是個局外人:納粹和猶太的例子
社會關懷
*崇尚自由的思想
*Tanner生命的彈性,與這些小眾團體接觸,漫遊鐵幕世界的行動
*友誼的浮現
閱讀感受
*有趣的情節,喜歡文字流露的機鋒
*喜劇,苦澀的笑(捷克夫婦的例子),有情的人生
*中南美洲諺語:想離開加勒比海岸不能只靠走路(Walk)
*同事馬修與《八百萬種死法》的馬修
*與古典不同,與智探不同
*世故老練,洞察人性的觀察力
冷硬派(Hard-boiled)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受過堅韌磨練的戰士,回到平常的百姓生活
*偵探角色既冷酷又強硬
*真實元素
走路文學
*走路,景觀,逃避,變化,自覺,飽足,填補存在的缺口
*公路電影:追尋的過程,旅程本身就是目的
*探索人的疆界
卜洛克
*住在紐約,仍活著,去年來過台灣
*獲獎無數,公認當代冷硬偵探小說大師的第一
*很年輕就開始寫作,本書是他早期的作品
伊凡譚納
*登場時34歲,家住紐約曼哈頓,參加韓戰受傷,傷及睡眠中樞,從此不用睡覺
*博覽群書,學習多國語言,平時幫研究生寫論文或代考維生
*加入了許多推動奇奇怪怪信念的組織,偶爾發表文章
故事主題
*由Tanner在土耳其監獄開始寫起,小說的主線是尋寶
*意外被捲入間諜活動,必須經歷冒險,排除阻礙返家
*依賴世界各地同組織的成員,取得協助
冷戰
*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與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意識型態的對抗
*不能戰,不能和,這種緊張態勢影響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間諜小說因冷戰而興
間諜
*以背叛信任的手段,情勢所趨,被迫而不得不為,為更高理念獻身的工作
*人不得已選邊站的掙扎:《無間道》、《神鬼認證2》
*Tanner是個局外人:納粹和猶太的例子
社會關懷
*崇尚自由的思想
*Tanner生命的彈性,與這些小眾團體接觸,漫遊鐵幕世界的行動
*友誼的浮現
閱讀感受
*有趣的情節,喜歡文字流露的機鋒
*喜劇,苦澀的笑(捷克夫婦的例子),有情的人生
*中南美洲諺語:想離開加勒比海岸不能只靠走路(Walk)
2006-03-26
遠藤周作《深河》
討論題綱:
1. 哪一段情節讓你最有感觸?
自「即使我想放棄神......神也不會放棄我。」(p50)至「正因為被妳拋棄──我......才稍微了解祂被人拋棄的痛苦。」(p77)這一段。
2. 你認為作者賦與每個角色什麼樣的意義?
5年前我認為遠藤周作以現代主義打破權威敘事的多視角探討天主教在日本碰撞東方信仰的衝擊效應;這次重讀傾向採用精神分析的看法,視幾個主要人物為他分裂的自我,體現其宗教生活的種種面向。兩種觀點可合併思考,以下僅簡述目錄頁出現的名字:
3. 你相信洋蔥嗎?你認為洋蔥是什麼?你如何看待你和洋蔥之間?
我是無信仰者。
4. 作者如何看待宗教之間的對話和相容?你認為可行嗎?
深河之旅的終點,各人物的宗教立場發生不同程度的鬆動,對話的影響力顯然存在。
現實世界的基督宗教曾受希臘羅馬文化洗禮,融合成今日的樣貌,然而這類對話通常只吸收符合教義的思想,不願更動根本基礎。儘管共容的難度很高,我們沒有說不可行的選項,畢竟現代社會接觸各種教徒的機會頻繁。最近加拿大一名12歲錫克教男童獲准帶匕首上學的權利是正面的範例。
5. 面對相異的社會文化和價值系統,你如何拿捏尊重或批評呢?
原則上秉持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批評前應先了解,底線在於該價值能否通過自身檢驗。我可以接受和樂相處的一夫四妻(或一妻四夫),但不能認同藉著婦德名義戕害女權的榮譽殺人。
6. 花力氣在將死之人,你如何看待臨終關懷?
死亡固然應該用一生去準備,無論是否準備充分,生命到了最後總是身、心的難關。醫療的人性化照護,不在話下。對於心靈,臨終關懷乃是人溺己溺精神的具體作法,值得花心思與力氣。
1. 哪一段情節讓你最有感觸?
自「即使我想放棄神......神也不會放棄我。」(p50)至「正因為被妳拋棄──我......才稍微了解祂被人拋棄的痛苦。」(p77)這一段。
2. 你認為作者賦與每個角色什麼樣的意義?
5年前我認為遠藤周作以現代主義打破權威敘事的多視角探討天主教在日本碰撞東方信仰的衝擊效應;這次重讀傾向採用精神分析的看法,視幾個主要人物為他分裂的自我,體現其宗教生活的種種面向。兩種觀點可合併思考,以下僅簡述目錄頁出現的名字:
人物 | 現代主義觀點 | 精神分析觀點 |
磯邊 | 輪迴 | 至愛離世,不捨情緣 |
美津子 | 無神論 | 追求實存的焦慮 |
沼田 | 萬物有靈,眾生平等 | 逃避現實,遁入幻想 |
木口 | 惡 | 生存與道德衝突 |
大津 | 求道者 | 信仰與宗教不協調 |
3. 你相信洋蔥嗎?你認為洋蔥是什麼?你如何看待你和洋蔥之間?
我是無信仰者。
4. 作者如何看待宗教之間的對話和相容?你認為可行嗎?
深河之旅的終點,各人物的宗教立場發生不同程度的鬆動,對話的影響力顯然存在。
現實世界的基督宗教曾受希臘羅馬文化洗禮,融合成今日的樣貌,然而這類對話通常只吸收符合教義的思想,不願更動根本基礎。儘管共容的難度很高,我們沒有說不可行的選項,畢竟現代社會接觸各種教徒的機會頻繁。最近加拿大一名12歲錫克教男童獲准帶匕首上學的權利是正面的範例。
5. 面對相異的社會文化和價值系統,你如何拿捏尊重或批評呢?
原則上秉持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批評前應先了解,底線在於該價值能否通過自身檢驗。我可以接受和樂相處的一夫四妻(或一妻四夫),但不能認同藉著婦德名義戕害女權的榮譽殺人。
6. 花力氣在將死之人,你如何看待臨終關懷?
死亡固然應該用一生去準備,無論是否準備充分,生命到了最後總是身、心的難關。醫療的人性化照護,不在話下。對於心靈,臨終關懷乃是人溺己溺精神的具體作法,值得花心思與力氣。
2006-03-25
David Robinson《卓別林: 笑淚交織的粉墨人生》
藉討論卓別林的機會,先從圖書館找出《淘金記》與《摩登時代》來看,後來又借閱《城市之光》。
雖然只有三人出席,暢談電影和生活之後,我說感覺很好,陶瓶則回應因為我們是在交朋友。好溫馨的對話 :)
雖然只有三人出席,暢談電影和生活之後,我說感覺很好,陶瓶則回應因為我們是在交朋友。好溫馨的對話 :)
2006-03-18
白先勇《台北人》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歲月滄桑,事與願違,怎不令人感慨。
白先勇早年在美國教書,不知如何向學生解釋滄桑,只好打比方說,如果紐約被炸成廢墟後重建,那就是滄桑了。沒想到竟成真。卜洛克在911之後寫出《小城》,引用一段文字:"紐約長夜漫漫,屹立不搖,但下雨的時候,只是個小城。"當你愛上小城,世上再無別處可與之相比。
《台北人》的滄桑是從大陸帶來的,書中的人物流落到台北,掛記逝去的青春,沉緬於無可挽回的往昔。遂飄零流離,找不到依靠。侯孝賢說《最好的時光》不是因為最好所以眷念不已,而是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召喚它們,才成為最好。感覺像似我聽光良的〈第一次〉,無法自拔..
這次重讀,與以前感受不盡相同,喜歡美學成就較高的〈孤戀花〉與〈遊園驚夢〉。特別是前者,對人的內在真實的探索,作出華麗冷酷的極致表現。
白先勇早年在美國教書,不知如何向學生解釋滄桑,只好打比方說,如果紐約被炸成廢墟後重建,那就是滄桑了。沒想到竟成真。卜洛克在911之後寫出《小城》,引用一段文字:"紐約長夜漫漫,屹立不搖,但下雨的時候,只是個小城。"當你愛上小城,世上再無別處可與之相比。
《台北人》的滄桑是從大陸帶來的,書中的人物流落到台北,掛記逝去的青春,沉緬於無可挽回的往昔。遂飄零流離,找不到依靠。侯孝賢說《最好的時光》不是因為最好所以眷念不已,而是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召喚它們,才成為最好。感覺像似我聽光良的〈第一次〉,無法自拔..
這次重讀,與以前感受不盡相同,喜歡美學成就較高的〈孤戀花〉與〈遊園驚夢〉。特別是前者,對人的內在真實的探索,作出華麗冷酷的極致表現。
2006-03-04
戴西‧魏德蔓《記得你是誰》
哈佛商學院的傳統,教授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主題不離領導風範,做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蘇格拉底的啟發,老師的德行比言語更具說服力。
本書談人格特質,而非技術能力。如果把15個故事的內涵和精神列出SOP,按步施行,恐怕未必有成效,除非真正相信這些價值。
日本職棒戰績一向不好的羅德隊,去年在洋教頭瓦倫泰領軍下脫胎換骨。他有別於嚴厲的日式監督,個性樂觀開朗,讚美多過責斥,不因失誤或表現欠佳發脾氣。球員接受春風化雨、談笑用兵的領導,關鍵時刻屢有建樹,最後一舉贏得總冠軍。現在其他球隊可能想複製同樣的風格與成功,但若骨子裡不蛻變,也只是學個皮毛。
記得你是誰,我們不必模仿他人。深化本身的質地,發揚正面的理念,人生自然有所成就,無論在職場或家庭。
本書談人格特質,而非技術能力。如果把15個故事的內涵和精神列出SOP,按步施行,恐怕未必有成效,除非真正相信這些價值。
日本職棒戰績一向不好的羅德隊,去年在洋教頭瓦倫泰領軍下脫胎換骨。他有別於嚴厲的日式監督,個性樂觀開朗,讚美多過責斥,不因失誤或表現欠佳發脾氣。球員接受春風化雨、談笑用兵的領導,關鍵時刻屢有建樹,最後一舉贏得總冠軍。現在其他球隊可能想複製同樣的風格與成功,但若骨子裡不蛻變,也只是學個皮毛。
記得你是誰,我們不必模仿他人。深化本身的質地,發揚正面的理念,人生自然有所成就,無論在職場或家庭。
馬克‧海登《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這是一本心理小說,寫亞斯伯格症(AS)少年的故事。書介只提及自閉症,我看到少年有情感知覺、表達和人際障礙,但語言與智能並不遲緩,自然科學方面表現甚為傑出。情況相似電影《雨人》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角色,經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確認為AS。由幾位家裡有AS患者的讀者意見得知,馬克‧海登描繪主人翁的內心活動極其精準。
相對於病理的精準,我比較在意此類文學因人格差異,人物互動呈現的複雜精神感受。不過,現代人對憂鬱症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認識算是必要的德性,從中間接獲悉AS知識也不錯。如Anita所言,我們藉著《深夜小狗神秘習題》了解現實世界這樣的人的想法。
克里斯多夫顯然對自我的秩序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成見,不容干擾,也缺乏平衡內在和外在衝突的彈性,造成了心理困境。其實每個人本性與被期望的舉止存在或多或少的落差,這本書幫助我更清楚自己的行為模式。
由於克里斯多夫的白痴學者特性,閱讀過程樂趣頗多。故事最後,他完成「歷險記」。我心中一酸,立志成為太空人卻連搭車到鄰近城市都不簡單。若他接受適當輔導,未來有機會在太空總署工作,反之可能變成社會負擔。既非跌倒,亦非勵志的結局,作者的價值觀合乎中道。除了愛與關懷,其餘就讓人自行判斷。
相對於病理的精準,我比較在意此類文學因人格差異,人物互動呈現的複雜精神感受。不過,現代人對憂鬱症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認識算是必要的德性,從中間接獲悉AS知識也不錯。如Anita所言,我們藉著《深夜小狗神秘習題》了解現實世界這樣的人的想法。
克里斯多夫顯然對自我的秩序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成見,不容干擾,也缺乏平衡內在和外在衝突的彈性,造成了心理困境。其實每個人本性與被期望的舉止存在或多或少的落差,這本書幫助我更清楚自己的行為模式。
由於克里斯多夫的白痴學者特性,閱讀過程樂趣頗多。故事最後,他完成「歷險記」。我心中一酸,立志成為太空人卻連搭車到鄰近城市都不簡單。若他接受適當輔導,未來有機會在太空總署工作,反之可能變成社會負擔。既非跌倒,亦非勵志的結局,作者的價值觀合乎中道。除了愛與關懷,其餘就讓人自行判斷。
2006-02-26
庫伯勒-羅斯《天使走過人間》
庫伯勒-羅斯鐵膽柔情、醫者仁心。盡人事(自由意志)、聽天命(神的旨意),真誠積極的態度獲得奇遇善緣的回應,成就了這本自傳。
未知生,焉知死?一個人怎麼死,得瞧他平日怎麼活。作者被譽為生死學大師,重視如何過活,強調生命價值。她長期傾聽臨終病人的心聲,發覺他們心中的真正問題和死亡無關,反而跟生命有密切關係。
諾貝爾以發明並改良火藥致富,當哥哥逝世,記者弄錯資料,評述他的產品在戰場上殘害人類。讀到訃文心生愧意,不料辛勤一生,居然貶多於褒。痛定思痛,決定留給後世更多貢獻,遂簽署遺囑把財產作為基金,設立著名獎項。由於沉思死亡,得以領悟人生。
每個人都知道終有一天會死,相信自己將死的事實卻不易。"我是騰躍,我快死了。"接受死亡的告白,像在匿名戒酒協會與過去和解,閱讀時湧現的想像。我對生死未必有明確的答案,但若不認真思索,實在不算負責的人。
未知生,焉知死?一個人怎麼死,得瞧他平日怎麼活。作者被譽為生死學大師,重視如何過活,強調生命價值。她長期傾聽臨終病人的心聲,發覺他們心中的真正問題和死亡無關,反而跟生命有密切關係。
諾貝爾以發明並改良火藥致富,當哥哥逝世,記者弄錯資料,評述他的產品在戰場上殘害人類。讀到訃文心生愧意,不料辛勤一生,居然貶多於褒。痛定思痛,決定留給後世更多貢獻,遂簽署遺囑把財產作為基金,設立著名獎項。由於沉思死亡,得以領悟人生。
每個人都知道終有一天會死,相信自己將死的事實卻不易。"我是騰躍,我快死了。"接受死亡的告白,像在匿名戒酒協會與過去和解,閱讀時湧現的想像。我對生死未必有明確的答案,但若不認真思索,實在不算負責的人。
2006-02-25
2006-02-18
霍金《時間簡史》
天上的繁星和內心的道德常讓康德讚嘆與敬畏,我深有同感。
宇宙論是真實又允許無窮想像的學問,提供思考並總結宇宙的基礎。霍金認為能夠完整且準確描述物理世界的大一統理論指日可待,令人著迷的理想。但對於統一的實在的認識,科學仍有所不足。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固然能解決大小尺度問題,安身立命最關鍵的根本,更深刻的真實,非倚賴哲學不可。
從前很喜歡時光旅行的想法,羨慕《回到未來》的主角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更改事件的因,修正人生的果。或許年少時的完美主義害苦自己,經常渴望重來的機會。然而人的一生畢竟與遊戲不同,不能重頭來過。現實中的米高福克斯得了巴金森病,也無法改變。我逐漸接受生命裡的缺陷,遺憾的存在成為其他美好事情的最好證明。活在當下是我可以掌握的時光奧秘。
書中提到的測不準原理、熵、弦理論曾影響我對命理的看法,推倒傳統宿命論。宇宙的任何主體和客體互相影響,一切相對而非絕對。運勢、命運的樣態以及秩序都是活的結構..
"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只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10多年前我接受人擇說,現在聽到「偶然」或「巧合」的答案,不再滿足。若沒終極關懷,哪來終極真實?
宇宙論是真實又允許無窮想像的學問,提供思考並總結宇宙的基礎。霍金認為能夠完整且準確描述物理世界的大一統理論指日可待,令人著迷的理想。但對於統一的實在的認識,科學仍有所不足。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固然能解決大小尺度問題,安身立命最關鍵的根本,更深刻的真實,非倚賴哲學不可。
從前很喜歡時光旅行的想法,羨慕《回到未來》的主角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更改事件的因,修正人生的果。或許年少時的完美主義害苦自己,經常渴望重來的機會。然而人的一生畢竟與遊戲不同,不能重頭來過。現實中的米高福克斯得了巴金森病,也無法改變。我逐漸接受生命裡的缺陷,遺憾的存在成為其他美好事情的最好證明。活在當下是我可以掌握的時光奧秘。
書中提到的測不準原理、熵、弦理論曾影響我對命理的看法,推倒傳統宿命論。宇宙的任何主體和客體互相影響,一切相對而非絕對。運勢、命運的樣態以及秩序都是活的結構..
"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只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10多年前我接受人擇說,現在聽到「偶然」或「巧合」的答案,不再滿足。若沒終極關懷,哪來終極真實?
2006-02-12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
我把喜歡這本書的發言簡短整理如下:
1. 小寫深沉,大寫雄奇。個人憶取與歷史證據凝組成抗拒遺忘的感人圖騰。
2. 傷慟的領悟不過度迂、謬、怒、怨,保有銘印的真確與美感。
3. 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難分,害我者和助我者的矛盾,重現浩劫中人的深層痛苦。
4. 章的女性觀點,尤其是少女面貌,為生冷的背景帶來溫暖,成了書的潤滑劑。
5. 看見知識份子的生活與精神,他們對文化與社會的態度。跟文人的魂魄站在同一線,我感到極大的滿足。
6. 文字蒼勁美麗,以卑微的語調發出巨大的憂傷以及感情,讓人的思緒隨之載浮載沉。
1. 小寫深沉,大寫雄奇。個人憶取與歷史證據凝組成抗拒遺忘的感人圖騰。
2. 傷慟的領悟不過度迂、謬、怒、怨,保有銘印的真確與美感。
3. 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難分,害我者和助我者的矛盾,重現浩劫中人的深層痛苦。
4. 章的女性觀點,尤其是少女面貌,為生冷的背景帶來溫暖,成了書的潤滑劑。
5. 看見知識份子的生活與精神,他們對文化與社會的態度。跟文人的魂魄站在同一線,我感到極大的滿足。
6. 文字蒼勁美麗,以卑微的語調發出巨大的憂傷以及感情,讓人的思緒隨之載浮載沉。
2006-02-11
紀德《窄門》
紀德把兩人愛情互動敏感多慮、忐忑不安、欲迎還拒、患得患失的心態寫的很傳神。芥龍長期被迫浸淫於柏拉圖式高來高去的戀愛,始終感覺不到對方真正的力道。他們的感情最後變成脆弱的緊張關係,病態的折磨。
"即使它是在幸福本身來臨之前,幸福本身還不如它......"(p90)阿麗莎的情因壓抑,烈焰反噬。《英倫情人》的愛為越界,碎骨焚身。葛林給的啟示,通姦可以引人至聖徒之路。愛情盡頭的迷惘,我們要處理來自情人、上帝以及自己的呼喚。
阿麗莎的窄門,難捨難了的處境,與其說是宗教的,不如說是心理的。母親出軌的記憶,紅顏衰老的擔憂,犧牲不成的懊喪。她的理想聖潔飄渺,可望而不可即,永遠存在於追尋的狀態之中。這道門的尺寸比針尖還小,心病。
如果麥子不死,怎能結出更多麥子?我想真愛的悲劇傾向已足以成為救贖的力量,由自我禁錮與掙扎之中蛻變重生。
"即使它是在幸福本身來臨之前,幸福本身還不如它......"(p90)阿麗莎的情因壓抑,烈焰反噬。《英倫情人》的愛為越界,碎骨焚身。葛林給的啟示,通姦可以引人至聖徒之路。愛情盡頭的迷惘,我們要處理來自情人、上帝以及自己的呼喚。
阿麗莎的窄門,難捨難了的處境,與其說是宗教的,不如說是心理的。母親出軌的記憶,紅顏衰老的擔憂,犧牲不成的懊喪。她的理想聖潔飄渺,可望而不可即,永遠存在於追尋的狀態之中。這道門的尺寸比針尖還小,心病。
如果麥子不死,怎能結出更多麥子?我想真愛的悲劇傾向已足以成為救贖的力量,由自我禁錮與掙扎之中蛻變重生。
小火田健《死亡筆記本》
神器終極的支配力量,災禍必定隨之降臨。
漫畫仍在連載,我看到第9集。其推理設計建構於破解規則,而非解謎。規則引發的二元辯論無趣,情節處理的驚奇元素不錯。兩派主腦的對立與鬥智,大多在椅子上操縱資訊戰,進行生死之爭。本格派風格,提不起我的興致。
權力與慾望過度膨脹,敗壞社會秩序,傷害他人利益,便成了惡行。月想以偏執不當的手段實現完美世界的理想,本身即是莫大的罪惡。
弗洛姆認為,犯惡不僅危及群體,還扭曲人性美好的一面,不擇手段踐踏別人生命的同時,也在摧殘自己。這大概就是路克所謂的代價,精神痛苦。
《理想國》中的隱形戒指提供不為人知犯下小惡滿足私慾的選擇。然而對柏拉圖來說,幸福生活和道德生活兩者不可分。真正幸福的生活,是合乎道德與公正的生活。《死亡筆記本》中的一些人與死神,死終結不了他們生的品質。真是可愛。
漫畫仍在連載,我看到第9集。其推理設計建構於破解規則,而非解謎。規則引發的二元辯論無趣,情節處理的驚奇元素不錯。兩派主腦的對立與鬥智,大多在椅子上操縱資訊戰,進行生死之爭。本格派風格,提不起我的興致。
權力與慾望過度膨脹,敗壞社會秩序,傷害他人利益,便成了惡行。月想以偏執不當的手段實現完美世界的理想,本身即是莫大的罪惡。
弗洛姆認為,犯惡不僅危及群體,還扭曲人性美好的一面,不擇手段踐踏別人生命的同時,也在摧殘自己。這大概就是路克所謂的代價,精神痛苦。
《理想國》中的隱形戒指提供不為人知犯下小惡滿足私慾的選擇。然而對柏拉圖來說,幸福生活和道德生活兩者不可分。真正幸福的生活,是合乎道德與公正的生活。《死亡筆記本》中的一些人與死神,死終結不了他們生的品質。真是可愛。
2006-01-22
馬奎斯《百年孤寂》
討論題綱:
1. 哪一個人物可以整體縱觀整個故事?
沒有任一人物達到得以縱觀的條件,以下三者比較接近:
歐蘇拉義瓜蘭(第一代之妻)--對於家園完整性的參與度最高,堅毅的意志貫徹始終。
碧拉特奈拉(紙牌算命女)--為血脈貢獻不少,能一眼看穿家人的命運。
奧瑞里亞諾(譯出遺稿者)--站在較高的位置回顧,承受全族的宿命。
2. 除上題討論的人之外,誰是你印象最深刻的?
美人兒瑞美迪奧絲(升天的女子)。她恐怕是書中疏離者之最,超過受挫自我封閉、放棄溝通可能、召喚亡者對話的程度,呈現反差極大的深切孤寂。升天的魔幻寫實情節太精彩,令人驚嘆。
3. 文字和幽魂在這個故事中代表什麼?(麥迪魁在故事中留下的文字經過好幾代的解密,才知道那是對於整個家族的預言。那為什麼在倭良奴之前都沒有人明白?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神諭的特性常是如此,已經傳達,甚至進入人物的潛意識,依然如迷霧一般不可捉摸。即使如《伊底帕斯王》被明示處理,往往只是讀者清楚,人物不明白。神諭以非理性的手段對理性反思,然而人物無可避免的衝突才是文學的真正貢獻。
4. 這部小說的歷史觀與時代觀?
書中有一時的、地域的以及永恆的、普遍的時間觀。前者像似我對當地時空的間接想像,後者符合我對循環時間的詮析看法。馬奎斯同時表達重覆的和不可重覆的時間觀,也是本書一絕。
5.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要陳述必須用手去指。","物體自有其生命,只要喚醒它們的靈魂就行了。".. 這本書充滿文字奇觀,印象深刻的話族繁不及備載。
6. 同類書籍推荐
《百年孤寂》為魔幻寫實巔峰之作,曾經滄海難為水。
1. 哪一個人物可以整體縱觀整個故事?
沒有任一人物達到得以縱觀的條件,以下三者比較接近:
歐蘇拉義瓜蘭(第一代之妻)--對於家園完整性的參與度最高,堅毅的意志貫徹始終。
碧拉特奈拉(紙牌算命女)--為血脈貢獻不少,能一眼看穿家人的命運。
奧瑞里亞諾(譯出遺稿者)--站在較高的位置回顧,承受全族的宿命。
2. 除上題討論的人之外,誰是你印象最深刻的?
美人兒瑞美迪奧絲(升天的女子)。她恐怕是書中疏離者之最,超過受挫自我封閉、放棄溝通可能、召喚亡者對話的程度,呈現反差極大的深切孤寂。升天的魔幻寫實情節太精彩,令人驚嘆。
3. 文字和幽魂在這個故事中代表什麼?(麥迪魁在故事中留下的文字經過好幾代的解密,才知道那是對於整個家族的預言。那為什麼在倭良奴之前都沒有人明白?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神諭的特性常是如此,已經傳達,甚至進入人物的潛意識,依然如迷霧一般不可捉摸。即使如《伊底帕斯王》被明示處理,往往只是讀者清楚,人物不明白。神諭以非理性的手段對理性反思,然而人物無可避免的衝突才是文學的真正貢獻。
4. 這部小說的歷史觀與時代觀?
書中有一時的、地域的以及永恆的、普遍的時間觀。前者像似我對當地時空的間接想像,後者符合我對循環時間的詮析看法。馬奎斯同時表達重覆的和不可重覆的時間觀,也是本書一絕。
5.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還沒有名字,要陳述必須用手去指。","物體自有其生命,只要喚醒它們的靈魂就行了。".. 這本書充滿文字奇觀,印象深刻的話族繁不及備載。
6. 同類書籍推荐
《百年孤寂》為魔幻寫實巔峰之作,曾經滄海難為水。
2006-01-21
黃碧雲《烈女圖》
《烈女圖》訴說香港百年間三個世代不同女人在父權壓迫下與命運搏鬥的個人史。繁複瑣碎的廣東語言與暴烈苦楚的駭人意象形成一道不平順的閱讀障礙,電影《受難記》或可比擬。
面對叛逆而勇敢的作者,讀者也不能懦弱。我在畫出人物關係圖的過程中,理解本書刻意挑戰父系的族譜、大歷史與小說架構,它的嘗試成功無庸置疑。
從〈我婆〉、〈我母〉對性別意識的批判,到大環境、價值觀變異的〈你〉,男女之間溝通依然不可能。米雪兒的死亡,總結了旁觀她人痛苦的控訴,身為共犯結構的焦慮達到頂點。
黃碧雲以怨愁之聲吟現受創的棄絕,不以將你我吸引到懸崖邊為滿足,而是直接跳下深淵。印象深刻,無言以對。難忘的閱讀經驗。
面對叛逆而勇敢的作者,讀者也不能懦弱。我在畫出人物關係圖的過程中,理解本書刻意挑戰父系的族譜、大歷史與小說架構,它的嘗試成功無庸置疑。
從〈我婆〉、〈我母〉對性別意識的批判,到大環境、價值觀變異的〈你〉,男女之間溝通依然不可能。米雪兒的死亡,總結了旁觀她人痛苦的控訴,身為共犯結構的焦慮達到頂點。
黃碧雲以怨愁之聲吟現受創的棄絕,不以將你我吸引到懸崖邊為滿足,而是直接跳下深淵。印象深刻,無言以對。難忘的閱讀經驗。
2006-01-14
喬斯坦‧賈德《紙牌的秘密》
"認識你自己。"--古希臘神諭
相隔十年再次讀這本書,依然十分吸引我。從創意構思、書寫廣度到穿針引線的功夫,賈德說故事的能力確實一流。除了主題與讀者設定不同,《達文西密碼》也不過如此。
漢斯尋母與魔幻島兩個實虛交錯、環環相扣的故事,透過鏡像的因果依存,串聯成追尋真理的奇幻之旅,可謂柏拉圖洞穴說的童話寓言版。
扮演關鍵角色的丑角,不滿足可視世界的狀態真實,經好奇、質疑、思考、辯證,探究可思世界的真相。擺脫彩虹汽水對感官心靈的麻痺,彷若佛陀、奧古斯丁的悟道過程,超越荒唐歡娛的深刻體驗,蛻變為真正的王牌。
哲學始於驚奇,"你是誰?你從哪裡來?",《紙牌的秘密》以蘇格拉底式的催生法引出讀者對存在本質的發想。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也是某種型式撲克牌的一員,拿起愛智之鑰對人生的秘密解碼,於是旁觀者成為參與者、實踐者,才是賈德的寫作意圖。
相隔十年再次讀這本書,依然十分吸引我。從創意構思、書寫廣度到穿針引線的功夫,賈德說故事的能力確實一流。除了主題與讀者設定不同,《達文西密碼》也不過如此。
漢斯尋母與魔幻島兩個實虛交錯、環環相扣的故事,透過鏡像的因果依存,串聯成追尋真理的奇幻之旅,可謂柏拉圖洞穴說的童話寓言版。
扮演關鍵角色的丑角,不滿足可視世界的狀態真實,經好奇、質疑、思考、辯證,探究可思世界的真相。擺脫彩虹汽水對感官心靈的麻痺,彷若佛陀、奧古斯丁的悟道過程,超越荒唐歡娛的深刻體驗,蛻變為真正的王牌。
哲學始於驚奇,"你是誰?你從哪裡來?",《紙牌的秘密》以蘇格拉底式的催生法引出讀者對存在本質的發想。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也是某種型式撲克牌的一員,拿起愛智之鑰對人生的秘密解碼,於是旁觀者成為參與者、實踐者,才是賈德的寫作意圖。
2006-01-07
安妮‧普露《斷背山: 懷俄明州故事集》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往往當你終於嘗到愛情滋味時,已經錯過了,這是最讓我悵然的。"讀了這本書,談了這主題,卻覺得沒讀完、沒談盡,大概還盼望李安的版本帶來更多。
混合自然、寫實、現代元素的《斷背山: 懷俄明州故事集》,承受西部土地混亂力量的人物,在惡劣的環境為存活而勞動,面對他們被壓抑的一生。11則精彩故事相似而不同,合併是一本完整的鄉土文學,分開為各自獨立的寫實小說。當代美國短篇小說作家致力書寫土地與追求不重覆的題材,本書可謂典範。
Annie Proulx的文字老練、直接、清晰,幾度冷不防被嚇到。讀她的小說並無準備與緩衝時間,如烈酒、似利刃,燒舌穿腸,不留餘地。雖然寫實意味繞過人物心理深度的刻劃,但她總能以巧妙的手法將物理景象轉換成心理情境:"白天時,恩尼司往大山谷另一方眺望,有時候會見到傑克,小小一點在高地草原上行走,狀若昆蟲在桌布上移動;晚上傑克待在漆黑的帳篷裡,將恩尼司視為夜火,是巨大黑色山影的一粒紅色火花。"
〈斷背山〉中兩個男人的感情,沒有曖昧、迂迴或性別認同問題,它的自然著實衝擊我對同性之愛的揣度。幾乎毫不虛假的情愛,幾乎無能為力的結果,搞不清楚到底怎麼一回事,讓我痛徹心扉。
我們心中的斷背山隱藏在不為人知的何處?或許如高徒所言,至死方休,才是自由的開始。
混合自然、寫實、現代元素的《斷背山: 懷俄明州故事集》,承受西部土地混亂力量的人物,在惡劣的環境為存活而勞動,面對他們被壓抑的一生。11則精彩故事相似而不同,合併是一本完整的鄉土文學,分開為各自獨立的寫實小說。當代美國短篇小說作家致力書寫土地與追求不重覆的題材,本書可謂典範。
Annie Proulx的文字老練、直接、清晰,幾度冷不防被嚇到。讀她的小說並無準備與緩衝時間,如烈酒、似利刃,燒舌穿腸,不留餘地。雖然寫實意味繞過人物心理深度的刻劃,但她總能以巧妙的手法將物理景象轉換成心理情境:"白天時,恩尼司往大山谷另一方眺望,有時候會見到傑克,小小一點在高地草原上行走,狀若昆蟲在桌布上移動;晚上傑克待在漆黑的帳篷裡,將恩尼司視為夜火,是巨大黑色山影的一粒紅色火花。"
〈斷背山〉中兩個男人的感情,沒有曖昧、迂迴或性別認同問題,它的自然著實衝擊我對同性之愛的揣度。幾乎毫不虛假的情愛,幾乎無能為力的結果,搞不清楚到底怎麼一回事,讓我痛徹心扉。
我們心中的斷背山隱藏在不為人知的何處?或許如高徒所言,至死方休,才是自由的開始。
2005-12-25
尼采《上帝之死》
討論題綱:
1. 尼采為什麼說「上帝死了」?
自然與歷史沒有上帝,上帝是被需要而虛構的想像物,不真實存在,卻剝奪現實的價值。當人決定自己的命運時,靠人就可以達成理想,打破基督教文化強調人是有限的基本精神,殺死上帝成為理性勝利的宣告。
2. 尼采如何看待宗教?他批判基督教的依據是什麼?
尼采認為的宗教是人的宗教,不反對自然、實際的宗教,但蔑視不能實踐的宗教。
他認為基督教乃弱者怨天尤人所形成,以虛偽的道德世界秩序以及各種病態的觀念使人在壓抑下受到蒙蔽、控制、墮落。
3. 尼采認為「人」應該怎麼樣活著?
專注此生此世,解開道德枷鎖,做個自然生活、奮發圖強的自由人。
發展真實、熱情、澎湃的生命,以追求權力意志的決心,自我超越成為更高類型的人--超人。
4. 請說明書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兩句話?
一個希求偉大事物,也希求達到這些偉大事物之方法的人,必然是一個懷疑主義者。(p152)
人們只要讀讀那位煽動家奧古斯丁任何一本著作,就可以了解,可以嗅到一個多麼不潔淨的人已達到頂點了。(p170)
5. 《上帝之死》一書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沒有。這本書不曾提供我特殊的人生視野,他建立的哲學不比之前的豐沛,不如之後的成熟。不過至少可以釐清世人批判他的一些誤解。
1. 尼采為什麼說「上帝死了」?
自然與歷史沒有上帝,上帝是被需要而虛構的想像物,不真實存在,卻剝奪現實的價值。當人決定自己的命運時,靠人就可以達成理想,打破基督教文化強調人是有限的基本精神,殺死上帝成為理性勝利的宣告。
2. 尼采如何看待宗教?他批判基督教的依據是什麼?
尼采認為的宗教是人的宗教,不反對自然、實際的宗教,但蔑視不能實踐的宗教。
他認為基督教乃弱者怨天尤人所形成,以虛偽的道德世界秩序以及各種病態的觀念使人在壓抑下受到蒙蔽、控制、墮落。
3. 尼采認為「人」應該怎麼樣活著?
專注此生此世,解開道德枷鎖,做個自然生活、奮發圖強的自由人。
發展真實、熱情、澎湃的生命,以追求權力意志的決心,自我超越成為更高類型的人--超人。
4. 請說明書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兩句話?
一個希求偉大事物,也希求達到這些偉大事物之方法的人,必然是一個懷疑主義者。(p152)
人們只要讀讀那位煽動家奧古斯丁任何一本著作,就可以了解,可以嗅到一個多麼不潔淨的人已達到頂點了。(p170)
5. 《上帝之死》一書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沒有。這本書不曾提供我特殊的人生視野,他建立的哲學不比之前的豐沛,不如之後的成熟。不過至少可以釐清世人批判他的一些誤解。
2005-12-24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
母親的意象是永恆的客體,精神的母親、家鄉與國族,母親的奔跑有如客體的整體再現。小說中的我、你、他隨著再現的漫長過程,根據自我認同而持續不斷發展出自體意象。兩者之間的離、合,不穩定的變動,造成昨日自體的邊緣與今日自體的漂泊,對奔跑與追尋的回顧、重整形成自療,一點生命的溫暖。
郭松棻在1938年出生,接受國民政府中國化的教育,親歷話語割裂、思想壓迫,此一「二二八世代」身份認同的最大痛苦莫過於成長之後的二次認同。他在殖民、後殖民、移民,台、日、中、美的多重文化中流露身份認同的挫敗與失望。
雪盲症是在高海拔地區因為白雪引發強烈光線而產生的視力喪失現象。〈雪盲〉的回憶與哀悼,滿腹既想說又說不出的苦悶,不忍直視成了離散的主因。
我最喜歡〈奔跑的母親〉,節奏沉穩,餵東西給讀者的時間恰到好處。最佩服〈月印〉,以陰性書寫刻劃兩性差異與時代悲情,文惠始終集注於家庭的未來嚮往,親手埋葬不可及的現在,喪夫的莫名與懷子的羞愧真是作者可怕、強悍的表現。
不同於《古都》露骨凝視,《奔跑的母親》隱忍、曖昧,面對鏡子自言自語,而非朝向我們吶喊。
郭松棻在1938年出生,接受國民政府中國化的教育,親歷話語割裂、思想壓迫,此一「二二八世代」身份認同的最大痛苦莫過於成長之後的二次認同。他在殖民、後殖民、移民,台、日、中、美的多重文化中流露身份認同的挫敗與失望。
雪盲症是在高海拔地區因為白雪引發強烈光線而產生的視力喪失現象。〈雪盲〉的回憶與哀悼,滿腹既想說又說不出的苦悶,不忍直視成了離散的主因。
我最喜歡〈奔跑的母親〉,節奏沉穩,餵東西給讀者的時間恰到好處。最佩服〈月印〉,以陰性書寫刻劃兩性差異與時代悲情,文惠始終集注於家庭的未來嚮往,親手埋葬不可及的現在,喪夫的莫名與懷子的羞愧真是作者可怕、強悍的表現。
不同於《古都》露骨凝視,《奔跑的母親》隱忍、曖昧,面對鏡子自言自語,而非朝向我們吶喊。
2005-12-23
伊格言《甕中人》
昔有長者子。新迎婦甚相愛敬。夫語婦言。卿入廚中取蒲桃酒來共飲之。婦往開甕。自見身影在此甕中。謂更有女人。大恚還語夫言。汝自有婦藏著甕中。復迎我為。夫自得入廚視之。開甕見己身影。逆恚其婦。謂藏男子。二人更相忿恚各自呼實。有一梵志與此長者子素情親厚。遇與相見。夫婦鬥問其所由。復往視之。亦見身影。恚恨長者。自有親厚藏甕中。而陽共鬥乎。即便捨去。復有一比丘尼長者所奉。聞其所諍如是。便往視甕中有比丘尼。亦恚捨去。須臾有道人亦往視之。知為是影耳喟然歎曰。世人愚惑以空為實也。呼婦共入視之。道人曰。吾當為汝出甕中人。取一大石打壞甕酒。盡了無所有。二人意解知定身影各懷慚愧。比丘為說諸要法言。夫婦共得阿惟越致。佛以為喻。見影鬥者。譬三界人不識五陰四大苦空身三毒生死不絕。佛說是時。無數千人皆得無身之決也。--《雜譬喻經》第二九經
《甕中人》的幻身、假象、剎那的生滅,窮究真實的起心動念,每一個時光凝結的瞬刻,觸動了我心中某些失落的感覺。
我比較喜歡書的前半部,尤其偏愛〈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彷彿《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荒寒、孤絕的景況。小說尾聲世外小屋傾塌,「我」隨X返回人間,重生的可能,雖然人間或許更為虛無。"我根本不是那些小說的作者"的雙重否定,粉碎了面具X,影子「親愛的讀者」被蒸發,還原生命的完整。兩篇小說的結局各異其趣。
伊格言電影狂似的潛入時間,剪輯驚人的蒙太奇,重覆曝光的美感。例p130,"她正衣衫不整地蹲在洗手台邊嘔吐著。...(你今年幾歲了?你的第一次是什麼時候?)",不幸女子的畫面組疊A片的畫面,迸出衝擊的火花,細膩、深遠的創境飛躍。
《甕中人》的幻身、假象、剎那的生滅,窮究真實的起心動念,每一個時光凝結的瞬刻,觸動了我心中某些失落的感覺。
我比較喜歡書的前半部,尤其偏愛〈虛稱作者回函的小說〉,彷彿《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荒寒、孤絕的景況。小說尾聲世外小屋傾塌,「我」隨X返回人間,重生的可能,雖然人間或許更為虛無。"我根本不是那些小說的作者"的雙重否定,粉碎了面具X,影子「親愛的讀者」被蒸發,還原生命的完整。兩篇小說的結局各異其趣。
伊格言電影狂似的潛入時間,剪輯驚人的蒙太奇,重覆曝光的美感。例p130,"她正衣衫不整地蹲在洗手台邊嘔吐著。...(你今年幾歲了?你的第一次是什麼時候?)",不幸女子的畫面組疊A片的畫面,迸出衝擊的火花,細膩、深遠的創境飛躍。
2005-12-11
虹影《上海王》
第一次讀虹影,花了數小時,由晚到早,一口氣讀完。最近我的閱讀時間經常被多個主題切割,習慣輪流啃幾本書。能這樣讀《上海王》,不捨擱下,確是好看。
這本書霸氣十足,書名、主人翁、寫作企圖、小說家權柄都顯露無餘。作者的布局進入文本的各個層面,一般情節、人物的意識、敘事者、側文本,一再挑動讀者的解讀心理。
文字,寫內心的部份很好,特別是幾個高潮的形容,其它部份的美感相形遜色。因前景、背景的對比清楚,加上分鏡處理,適合被拍成影劇。不過文字太「白」,幾乎沒有藏任何東西,恐怕沒有長留的韻味。
論述過於傳統,把現代智慧美女的典型放在由舊轉新的時代,中西雜處的環境。月桂懂得利用本身的條件與情勢爭取利益,她的成功合理,卻也普通。不過這樣一個人物頗為複雜,比卡門有說服力。
至於虹影是否具有城市全知全能的寫作功夫,我對上海不甚瞭解,不好評斷。然而她的回顧方法中規中矩,或許沒有達到一個「先知」的態勢。
這本書霸氣十足,書名、主人翁、寫作企圖、小說家權柄都顯露無餘。作者的布局進入文本的各個層面,一般情節、人物的意識、敘事者、側文本,一再挑動讀者的解讀心理。
文字,寫內心的部份很好,特別是幾個高潮的形容,其它部份的美感相形遜色。因前景、背景的對比清楚,加上分鏡處理,適合被拍成影劇。不過文字太「白」,幾乎沒有藏任何東西,恐怕沒有長留的韻味。
論述過於傳統,把現代智慧美女的典型放在由舊轉新的時代,中西雜處的環境。月桂懂得利用本身的條件與情勢爭取利益,她的成功合理,卻也普通。不過這樣一個人物頗為複雜,比卡門有說服力。
至於虹影是否具有城市全知全能的寫作功夫,我對上海不甚瞭解,不好評斷。然而她的回顧方法中規中矩,或許沒有達到一個「先知」的態勢。
2005-12-03
奧古斯丁《懺悔錄》
過去幾年因為不同的理由讀了三次《懺悔錄》。年紀變了,心思變了,閱讀的收穫不會相同。喜歡它的型式之優美則不改初衷,始終如一。
以往我比較注意宗教、哲學的觀點,這次為參加無國界重讀,刻意專心於文學的面向。奧古斯丁對人生的全面反省,建立在曾經熱切的投入生活,因此面對人性自大、狂妄、欲望的掙扎,真實可信。他一再喚醒年輕的自己領略聖恩的心情,深深打動已非基督徒的我,亦呼應其"我不是在懺悔過去,我在懺悔現在,我懺悔的是現在的現在和過去的現在"自剖。
一個男人看另一個男人懊悔往日勃起次數太多的回憶,我很好奇女人如何看和如何看女人。奧古斯丁筆下有四種女人依心目中地位高低為:上帝的女人形象、母親、朋友的女人、自己的女人。他的無能與有能、不朽與可朽的對象之分別心,似乎與求真理的態度一致。難怪書中的無名情人被借用到《主教的情人》,大罵她的情敵是哲理的本質。
理性與神是否可以兩全?這本書誠懇展示一個求道者得道之路,知、信合一的輔成融合經驗。"你明瞭吧!好使你相信。"、"你相信吧!好使你明瞭。",阿丁的名言永垂千古。
以往我比較注意宗教、哲學的觀點,這次為參加無國界重讀,刻意專心於文學的面向。奧古斯丁對人生的全面反省,建立在曾經熱切的投入生活,因此面對人性自大、狂妄、欲望的掙扎,真實可信。他一再喚醒年輕的自己領略聖恩的心情,深深打動已非基督徒的我,亦呼應其"我不是在懺悔過去,我在懺悔現在,我懺悔的是現在的現在和過去的現在"自剖。
一個男人看另一個男人懊悔往日勃起次數太多的回憶,我很好奇女人如何看和如何看女人。奧古斯丁筆下有四種女人依心目中地位高低為:上帝的女人形象、母親、朋友的女人、自己的女人。他的無能與有能、不朽與可朽的對象之分別心,似乎與求真理的態度一致。難怪書中的無名情人被借用到《主教的情人》,大罵她的情敵是哲理的本質。
理性與神是否可以兩全?這本書誠懇展示一個求道者得道之路,知、信合一的輔成融合經驗。"你明瞭吧!好使你相信。"、"你相信吧!好使你明瞭。",阿丁的名言永垂千古。
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踩著傳統小說的步伐,不斷另闢路徑,牽引新人物、新情節,鋪陳刻意的複雜度。四段平行書寫,變換不同的主要人物以及觀點,互相重疊滲透,加深事件,拉長人物,逐漸顯現客觀事實的多貌。3P神話場景最高潮後,以急速、魔幻的手法,瓦解讀者的線性思維,將一切捲入緊密糾纏的結構之中。
極其冷靜、殘酷,苦心經營真實合理的荒謬,把人性隱藏在悲傷的情節下而不處理。設下詭局,畫出所有人事物關係的線,其中的因果卻又不可被兌現。為了憐憫作者手握的魔法,保有作品整體的美感,不適合從人物或因果直接解釋論述。
朱少麟是個高度理論自覺的作家,本書的哲思大致由叔本華的學說過度到現象學,這樣的用意加上敘事者發聲等線索,不難看出寓意--無論「有」或「是」為何,如果人與人接觸時能夠善意的交流,更有能量朝自己的方向前進。於是這部小說的黑,在黑暗中的暗黑,發出一點光。
聚會中最精彩的討論是孟蓁、風箏對妹愛兄、兄愛妹的的闡述,最近幾個月感覺非常棒的一次讀書會。
極其冷靜、殘酷,苦心經營真實合理的荒謬,把人性隱藏在悲傷的情節下而不處理。設下詭局,畫出所有人事物關係的線,其中的因果卻又不可被兌現。為了憐憫作者手握的魔法,保有作品整體的美感,不適合從人物或因果直接解釋論述。
朱少麟是個高度理論自覺的作家,本書的哲思大致由叔本華的學說過度到現象學,這樣的用意加上敘事者發聲等線索,不難看出寓意--無論「有」或「是」為何,如果人與人接觸時能夠善意的交流,更有能量朝自己的方向前進。於是這部小說的黑,在黑暗中的暗黑,發出一點光。
聚會中最精彩的討論是孟蓁、風箏對妹愛兄、兄愛妹的的闡述,最近幾個月感覺非常棒的一次讀書會。
2005-12-02
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恭喜耀明這本書入圍年度開卷十大好書,今天早上我投票時,看到得票數暫居第二。
〈蘭王宴〉一開始讓我非常驚豔,題材與鄉土元素很高明,可是讀完覺得有點可惜。無論寫大地倫理或什麼東西,力道不太夠。原先期望吃到大支的麥芽棒棒糖,中間有紅酸梅的敘事核心,用力舔發現是個棉花糖,糖絲較多,不夠結實。
但是讀到〈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心中冒出一個念頭蓋過之前的想法:到底文字為故事服務還是故事為文字服務?作者選擇了寫作體材,寫作體材反倒賦予作者運用文字的高度自由,得以任意變形馳騁。
昆德拉在《緩慢》中寫到:"慢速與記憶之間,快速與忘卻之間,潛藏著一種有機關係。"耀明不斷以快文字衍生旁枝致使主軸停滯,形成記得忘記、忘記記得的韻律。於是我決定放棄自己的節奏隨文字在邏輯時間遊走,拋開故事時間的意義追尋。
這是一本有個人風格的小說童話,在成人秩序的現實以及兒童邏輯的看不見的世界之外,我還看到作者對於「此時此刻」寫作情境的欲望的具體展現。
〈蘭王宴〉一開始讓我非常驚豔,題材與鄉土元素很高明,可是讀完覺得有點可惜。無論寫大地倫理或什麼東西,力道不太夠。原先期望吃到大支的麥芽棒棒糖,中間有紅酸梅的敘事核心,用力舔發現是個棉花糖,糖絲較多,不夠結實。
但是讀到〈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心中冒出一個念頭蓋過之前的想法:到底文字為故事服務還是故事為文字服務?作者選擇了寫作體材,寫作體材反倒賦予作者運用文字的高度自由,得以任意變形馳騁。
昆德拉在《緩慢》中寫到:"慢速與記憶之間,快速與忘卻之間,潛藏著一種有機關係。"耀明不斷以快文字衍生旁枝致使主軸停滯,形成記得忘記、忘記記得的韻律。於是我決定放棄自己的節奏隨文字在邏輯時間遊走,拋開故事時間的意義追尋。
這是一本有個人風格的小說童話,在成人秩序的現實以及兒童邏輯的看不見的世界之外,我還看到作者對於「此時此刻」寫作情境的欲望的具體展現。
2005-11-27
朱天心《古都》
前幾天收到一封轉寄的信,講朱天心父親過世後,她和媽媽、女兒到歐洲散心。一個月的旅程,三個人只帶了一只行李,裡頭連書都塞不下;在小鎮上等火車覺得無聊時,女兒背了一段《百年孤寂》。朱天心知道,閱讀的經驗,讓女兒不再感到無聊。我認為關鍵不只是讀了什麼,更是記得什麼。記憶提供安定的處方。
多年以後,如果我到國外旅行等車時記起這本書的什麼,大概是〈威尼斯之死〉,可以安慰我如何在時間長河中獨處。
〈古都〉敘事者像似怒目的梅杜莎,透過永恆的凝視傳達對台北城變遷的批判。沒辦法怪梅杜莎,傳說她是因為跟雅典娜比美,頭髮被變成蛇。美的堅持的代價。
《魔鬼總動員》一片阿諾體驗記憶之旅後,腦中虛實之事纏繞,唯有從多重身世理出一條承先啟後、安身立命的脈絡,才能真實存在。「梅杜莎」也是,朱天心也是,我也是。
多年以後,如果我到國外旅行等車時記起這本書的什麼,大概是〈威尼斯之死〉,可以安慰我如何在時間長河中獨處。
〈古都〉敘事者像似怒目的梅杜莎,透過永恆的凝視傳達對台北城變遷的批判。沒辦法怪梅杜莎,傳說她是因為跟雅典娜比美,頭髮被變成蛇。美的堅持的代價。
《魔鬼總動員》一片阿諾體驗記憶之旅後,腦中虛實之事纏繞,唯有從多重身世理出一條承先啟後、安身立命的脈絡,才能真實存在。「梅杜莎」也是,朱天心也是,我也是。
2005-11-18
張耀仁《之後》
首先,對一個新小說家與新小說的誕生致敬與祝福,我強烈感受到作者對於文字和語言實現的追尋。
讀小張的《之後》,一會兒好像走進了卡夫卡書寫的粘稠空間,一會兒有如置身於沙特筆下的嘔吐世界。粘稠、嘔吐以及一切的生命負累斷斷續續與身體拼貼,身體做為外在與內在的介質,連接現實、意識、回憶、夢境、幻覺,成為敘事者揭露生命真相的場域。
書中9篇小說的共同主題,描繪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家庭傳統價值的維繫、愛與被愛的渴望以及現實生活的疏離,格格不入的感覺,寫的很傳神。
叔本華曾表示,有一種悲劇不太好寫,沒有復仇或殘忍的行為,而是每個人各自走在自己的路上,做自己的事,就這麼彼此傷害著。關於這本書,我沒有辦法說的比叔本華更好。
讀小張的《之後》,一會兒好像走進了卡夫卡書寫的粘稠空間,一會兒有如置身於沙特筆下的嘔吐世界。粘稠、嘔吐以及一切的生命負累斷斷續續與身體拼貼,身體做為外在與內在的介質,連接現實、意識、回憶、夢境、幻覺,成為敘事者揭露生命真相的場域。
書中9篇小說的共同主題,描繪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家庭傳統價值的維繫、愛與被愛的渴望以及現實生活的疏離,格格不入的感覺,寫的很傳神。
叔本華曾表示,有一種悲劇不太好寫,沒有復仇或殘忍的行為,而是每個人各自走在自己的路上,做自己的事,就這麼彼此傷害著。關於這本書,我沒有辦法說的比叔本華更好。
2005-11-05
羅伯‧考利《What If? 2: 史上25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
書中的史料來自西方觀點的關鍵時期,以反事實歷史的基調處理戲劇性的題材。我其實不太關心反事實的後設或歷史的前設,從中反推的文化內涵比較吸引人。
例如Peter在明朝為何不發展征服世界的海上霸權議題提出的「仁義」,雖然這個意見慘遭所有人反駁!我卻沒有絲毫懷疑支撐此一想法的文化內涵給予的安定力量。小怡講的「善」亦如是。
當天談了許多文化差異的東西,有共識,也有異見。近日法國與阿根廷暴動,種族歧視、經濟困境以及自由貿易引發的資源問題..文明衝突形成的迷魅依然除之不盡是事實,人類仍在摸索整體相融共存之道。
德希達說的沒錯,我們為美好生活的奮鬥歷程還沒結束。
例如Peter在明朝為何不發展征服世界的海上霸權議題提出的「仁義」,雖然這個意見慘遭所有人反駁!我卻沒有絲毫懷疑支撐此一想法的文化內涵給予的安定力量。小怡講的「善」亦如是。
當天談了許多文化差異的東西,有共識,也有異見。近日法國與阿根廷暴動,種族歧視、經濟困境以及自由貿易引發的資源問題..文明衝突形成的迷魅依然除之不盡是事實,人類仍在摸索整體相融共存之道。
德希達說的沒錯,我們為美好生活的奮鬥歷程還沒結束。
2005-10-28
李志薔《台北客》
讀這本書,除了《台北人》,我還聯想到馬奎斯的《異鄉客》,寫流落在歐洲的拉丁美洲人的生活。當然《台北客》比較親切,貼近我的世代。像「Sho-Ryu-Ken!」以及中共試射飛彈時我正在金門服役..等等。
三本書的交集是鄉愁。
說也奇怪,我是個台北人,怎麼讀《台北客》也感到鄉愁?原來書中的鄉愁與其說是地理的,不如說是心理的--心理的鄉愁。由於台北一方面光鮮亮麗,另一方面卻腐敗墮落,小說人物在複雜的環境受挫仍保有天真。當他們的簡單願望無法達成,只能憑藉記憶得到一點光明、一點救贖。記憶帶著他們返鄉。
初讀本書覺得有未竟之處,小說人物缺乏自我實現,以致讀時有落寞之感。以《奧德賽》模式而論,尤里西斯返鄉,想歸復到過去,身體必須前進,掃除冒險途中的阻礙方能回家。志薔說書中的人物都只是凡人,其實自我實現並非英雄的專利。
《異鄉客》中有一篇,一家人在老家有船塢與船,在城市兩個小孩受限於公寓裡。他們努力向父母爭取買了小船置於房間,把所有燈泡轉開讓光流滿屋內得以行舟,達成自我實現。
後來發現,志薔收尾的方式相形沉重,刻意讓每篇小說最後以一種特寫的意象停格,留給讀者持續發酵的思考空間。
三本書的交集是鄉愁。
說也奇怪,我是個台北人,怎麼讀《台北客》也感到鄉愁?原來書中的鄉愁與其說是地理的,不如說是心理的--心理的鄉愁。由於台北一方面光鮮亮麗,另一方面卻腐敗墮落,小說人物在複雜的環境受挫仍保有天真。當他們的簡單願望無法達成,只能憑藉記憶得到一點光明、一點救贖。記憶帶著他們返鄉。
初讀本書覺得有未竟之處,小說人物缺乏自我實現,以致讀時有落寞之感。以《奧德賽》模式而論,尤里西斯返鄉,想歸復到過去,身體必須前進,掃除冒險途中的阻礙方能回家。志薔說書中的人物都只是凡人,其實自我實現並非英雄的專利。
《異鄉客》中有一篇,一家人在老家有船塢與船,在城市兩個小孩受限於公寓裡。他們努力向父母爭取買了小船置於房間,把所有燈泡轉開讓光流滿屋內得以行舟,達成自我實現。
後來發現,志薔收尾的方式相形沉重,刻意讓每篇小說最後以一種特寫的意象停格,留給讀者持續發酵的思考空間。
2005-10-01
卡爾維諾《為什麼讀經典》
沒有為本書辯護的意思,不過我的閱讀過程大致愉悅而充滿敬意。
《為什麼讀經典》是一本評論集,並非經典論述或閱讀指南。應先拋開正典情結,以免抱持錯誤的期待。
我的策略很簡單,專注於評論者、評論基礎以及評論對象構成的文學風景。
卡爾維諾以讀者的身份發聲,談的不是如何讀、怎麼讀的教導。我看到他文字中熱愛文學的感情,「在燦爛的星河中寧靜飛航」,以自己的經驗傳達最好的閱讀建議--一種不建議的建議。
如果我們心存對書中政治選擇正確與否的疑慮,〈奧德賽〉一文是個很有意思的試金石。
《奧德賽》中到底包含幾個奧德賽?以奧德賽的情節,創作以及流傳背景而言,答案是多個。以理解尤里西斯返鄉與歷險的心理層面而言,答案是兩個。以讀者與文本對話的自我實現而言,答案是一個。卡爾維諾書寫的是讀者從知道故事、探索意義到作品內化之後啟發生命的過程。
這是我讀過最好的評論之一。
《為什麼讀經典》是一本評論集,並非經典論述或閱讀指南。應先拋開正典情結,以免抱持錯誤的期待。
我的策略很簡單,專注於評論者、評論基礎以及評論對象構成的文學風景。
卡爾維諾以讀者的身份發聲,談的不是如何讀、怎麼讀的教導。我看到他文字中熱愛文學的感情,「在燦爛的星河中寧靜飛航」,以自己的經驗傳達最好的閱讀建議--一種不建議的建議。
如果我們心存對書中政治選擇正確與否的疑慮,〈奧德賽〉一文是個很有意思的試金石。
《奧德賽》中到底包含幾個奧德賽?以奧德賽的情節,創作以及流傳背景而言,答案是多個。以理解尤里西斯返鄉與歷險的心理層面而言,答案是兩個。以讀者與文本對話的自我實現而言,答案是一個。卡爾維諾書寫的是讀者從知道故事、探索意義到作品內化之後啟發生命的過程。
這是我讀過最好的評論之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