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0

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

約莫記得唐諾曾說,讀者像是扮演冷硬偵探小說主人翁的心理醫生。隨著偵探在故事中追尋獵物的過程,往往可以感應他對於自己的清理與整頓。

當我以如此設定進入這本書,焦慮的感覺卻逐漸蔓延。每每找出了某種閱讀策略與位置,之後總會被作者以後現代手法一再顛覆。偵探迷失了自我,讀者對文本的探究徒勞無功。何為存在?何為真實?沒有肯定的答案。奧斯特運用解構主義,拆解我們對恆定意義的絕對服從。豈非也正點出人生在世種種,如鬼魅般糾結於心的無以名狀。

〈玻璃城市〉、〈鬼靈〉、〈禁鎖的房屋〉,三篇小說名稱反諷了理性傳統對結構中心、整體性、秩序的自我封閉。像拉康所謂「滑動的所指」那樣,它們可被視為彼此關聯或各自獨立,我最終選擇保有非線性、不確定性的懷疑。

這類文學作品通常聰明而不動人,但《紐約三部曲》真的非常高明。

2 則留言:

高徒 提到...

在讀民數計的時候,瞄到保羅奧斯特,也真是天意。你提到的反諷了理性傳統....,我馬上想到天使與魔鬼,片中反物質vs.正物質,科學vs.宗教,守護者vs.攻擊者。我覺得會走向去中心、非對稱,與作者喪失了作品的宇宙主宰地位有關,也因此,這樣作品,讀者也成為創作者,不但是心理分析師,恐怕更是主角形塑的重要導師。

高徒

高徒 提到...

錯字訂正:是民數記 Numbers.